目次前言...........................................................1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牌号表示方法 .................................................3 5 订货内容 .....................................................3 6 尺寸、外形 . 重量 ..............................................3 7 技术要求 .....................................................4 8 实验方法 .....................................................16 9 检验规则 .....................................................16 10 包装、标识和质量证明书......................................17 附录 A ( 资料性附录 ) 国内外标准牌号对照表 ...................18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 GB/T 1591- -2008(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与 GB/T 1591- -2008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明确了本标准的化学成分也适用于钢坯( 见第 1 章,2008 版第 1 章); ——修改了“热机械轧制”及“正火轧制”术语的定义 , 增加了“热轧”、“正火”术语与定义( 见第 3 章, 2008 版第 3 章); ——修改了牌号表示方法( 见第 4 章,2008 版第 4 章); ——增加了订货内容 ( 见第 5 章); ——明确了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要求( 见第 6 章,2008 版第 5 章); ——以 Q355钢级替代 Q345钢级及相关要求 ( 见第 7 章.9.2,2008版第 6 章.8.2); ——按不同交货状态规定各牌号的化学成分, 并修改了细化晶粒元素的含量( 见 7.1 ,2008 版 6.1) ——按不同交货状态规定各牌号的力学性能, 并将下屈服强度修改为上屈服强度, 其指标相应提高了 10 MPa~15 MPa(见 7.4.1.7.4.2,2008版 6.4.1.6.4.2); —一细化了钢材表面质量要求 ( 见 7.5,2008 版 6.5); ——修改了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明确了冲击试验的取样部位( 见第 8 章、第 9 章,2008 版第 7 章、第 8 章); ——增加了本标准牌号与国外标准牌号对照表( 见附录 A)。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 H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SAC/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