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占款简介 和讯网 2009-06-22 10:44:09 TAGS: 外汇占款 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 是指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银行购买外汇形成本币投放,所购买的外汇资产构成银行的外汇储备。 简介 外汇占款(Funds outstanding for foreign exchange) 是指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银行购买外汇形成本币投放,所购买的外汇资产构成银行的外汇储备。 由于银行结售汇制由银行柜台结售汇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两层市场体系组成,两个市场上外汇供求都存在管制刚性。"外汇占款"也就相应具有两种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中收购外汇所形成的人民币投放;二是统一考虑银行柜台市场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两个市场的整个银行体系(包括央行和商业银行)收购外汇所形成的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资金投放。其中前一种外汇占款属于央行购汇行为,反映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后一种外汇占款属于整个银行体系(包括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购汇行为,反映在"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 与两种含义的"外汇占款"相对应,在严格的银行结售汇制度下,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形成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外汇储备,而整个银行体系收购外汇资产形成全社会的外汇储备。全社会的外汇储备变化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下的"外汇"一项。我们日常所说的外汇储备是全社会的外汇储备。 两种含义的外汇占款对国内的人民币货币、资金各有不同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中央银行购汇→形成央行所持有的外汇储备→投放基础货币;2、整个银行体系购汇→形成全社会外汇储备→形成社会资金投放。 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的影响[1] 1.1993 年以前,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是中央财政透支和商业银行的再贷款,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后,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外汇市场供大于求,央行被动入市干预以维持汇率稳定,导致外汇储备激增,央行外汇占款增加,货币供给量也被动扩张。为使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保持在预定范围内,央行不得不发行央行票据和收回、压缩再贷款等信用放款。而再贴现余额在贴现率较高的情况下已萎缩接近于零。央行这种对冲操作的结果,一是导致了货币投放结构的变化,外汇占款的比重急剧上升。而再贷款等货币投放方式的比重不断下降。外汇占款成为投放基础货币的主渠道:二是央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性下降,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有效性自然也就降低。 2、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但这一投放方式的可持续性、可调节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