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继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之后的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另外两个部分,教材以对比的方式对其做进一步的描述,这两个区域同属西部非季风区,在自然条件和人类生活、生产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同时青藏地区因为其海拔高度又别于西北地区,“高”、“寒”是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一切地理要素都受到它的严重制约。 教材结构鲜明,主要讲述三个问题:第一部分描述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第二部分描述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第三部分讲述两区域的共性特征: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期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读图水平及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水平,但是纵观全区、综合概括、系统分析的水平还不够,这些需要在课程的学习中持续训练。 三、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 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能够说出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中贯穿图的使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水平和分析问题的水平;对比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区域间的差异,分析并理解其形成原因。 2、教学重点 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3、教学难点 区域内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 4、教学方法 课件辅助、小组讨论、对比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置情境 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中国四大地理区域景观图和分属四大区域的诗句。 景观图:荒漠景观、雅丹地貌、山地冰川、黄河源地、松林景观、旱地耕作、水乡景色、长江水运 诗句: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图片、文字出现后变小在上下排列,点击中部出现中国区域示意图。) 2、对学生的活动作以小结。 3、强调区域间的差异性,引出课题。(学生完成拖拽后,点击原图出现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限。) 学生欣赏图片和诗句。 学生代表将图片及文字拖至相对应的四大区域中。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感知区域间的地理差异。 协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春风不渡玉门关”的含义,理解本区大部份位于非季风区。 信息交流 1、请各小组汇报搜集到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相关材料。(要求学生课前广泛搜集并对其加以整理。) 2、请各小组阐述所发现的问题、总结规律性的内容。 3、小结学生对材料所实行的介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