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区小学数学 2010年优质课比赛综合知识考试 (时间:1 2 0 分钟 总分:1 0 0 分) 分数: 第一部分 数学课程标准(共 3 0 分) 一、填空题。(每空 0.5分,共 12分) 1.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的角色做出相应的改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 )和( )。 2.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除接受学习外,( )、( )与(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 )、( )、( )和( )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4.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 )、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 )、( )、( )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5.《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其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 )、( )、( )、( )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 6.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 ),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 );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 ),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 ) 。 二、判断题。(每题 1分,共 6分) 1. 在第二学段,“数的运算”要求学生能笔算三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 ( ) 2.“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第二学段是以“综合应用”的形式出现的。 ( ) 3. “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是数感的具体表现之一。 ( ) 4.“探索规律”的内容,从第二学段开始出现。 ( ) 5. 在第一、二学段中,课标没有安排“中位数”、“众数”的内容。 ( ) 6.“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是对知识技能目标“理解”的表述。 ( ) 三、简答题。(12分)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自从 2001年与大家见面以来,已经经历了 10个年头。几年来,课标专家组为了修订课标,进行了广泛的意见征求活动,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可能不久后将予以公布。 区(市)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你一定参加过不同层面的围绕课程标准开展的学习和研讨活动。几年来,除了学习课标之外,你对现行课标的基本理念、总体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