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办公潮起中国中国的共享办公运营商们并不想从出租办公室上盈利,将各种社会资源嫁接进来,把握住当下全民创业的热潮,利用长尾效应找到新的利润点,是他们尝试的方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共享办公和短时租赁正在改变传统房屋租赁业。这一新模式通常指,办公室租赁不仅在时间上可以按小时、天和月份切分,在空间上也具有开放性质,一张桌子、一个房间可能同时属于多家公司。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地区,共享办公已经从国际化大都市蔓延至中小城市,诞生了包括 Regus、ServiceCorp、MHL 在内的诸多品牌,不少大型企业也逐步将联合办公作为办公空间调节的解决方案。今年以来,在政府大力宣传和扶持创业的浪潮之下,共享办公在中国又被赋予了更多含义。优客工场创始人、董事长毛大庆说,他们做共享办公,“搭建的是一个互联网平台上的生意圈,或者说是一个办公生态的关系”。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需求重构,解决传统写字楼解决不了的问题。虽是新兴市场,竞争者已然众多。潘石屹的 SOHO 中国(00410.HK)于今年初推出了 3Q 项目,是一个专门面向创业者的临时办公室租赁项目,并且拉了李开复的创新工场作为合作伙伴,而世联行(002285.SZ)与清控科创战略在 5 月底合作推出青年创业的“小样社区”,绿地在房山区与清华、北大等高校合作了创业试点等等。“传统办公室更适用于业务稳定和人员变化小的企业,无法提供弹性和灵活的办公空间,而这一点对于成长企业、IT 企业和服务类企业尤其重要。”协众国际的总裁黄立冲告诉《财经》记者,他建立过盛诺金地产基金和协纵国际企业港,曾是国内第一批试水共享办公的创业者之一。在他看来,中国共享办公市场与美国有很大的不同,甚至说商业前景不容乐观。WeWork 带动中国热Johnny 是 WeWork 伦敦的负责人,他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称,目前他们已成为伦敦市最大的共享办公社区,为超过 6000 家企业提供服务。WeWork 现在提供包括办公座位、临时储物柜、1 人至27 人使用的办公室,以及各种办公类服务,会员每月更新一次,退租只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主要客户是自由职业者和各类企业。WeWork 将房产与科技相结合,在 2014 年 12 月获得超过50 亿美元的最新估值。Uber 和 Airbnb 等公司,均利用共享经济的模式获得了巨大成功,并对出租车和酒店两大市场形成了冲击。与 WeWork 相对应,中国的共享办公最知名的是毛大庆的优客工场(UrWork)。优客工场主要有两种办公模式,一种是完全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