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VIP免费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_第1页
1/6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_第2页
2/6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_第3页
3/6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素养目标】1.了解关增建及其学术作品,积累文学常识。2.梳理课文的行文思路,掌握阅读自然科学论著的一般方法。3.了解中国古代宇宙结构学说的发展过程及论证。4.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学重难点】理解本文的观点,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你知道,在天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有哪些波澜起伏、曲折复杂的学术争论?来,我们分享一下!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关增建,1956 年生,博士生导师,教授。1990 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科学史博士学位。同年入郑州大学工作,1995 年任郑州大学文博学院院长。2000 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后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党总支书记。2.相关背景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学说的争论有很多,其中浑盖之争——浑天说和盖天说的争论最为严重。浑天说与盖天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两派都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奇瑰雄浑,在历史上备受推崇;盖天学派的圭表也广为世人所知。今天再进行浑盖之争当然已经毫无意义,但如果把盖天图仪纳入人类天文学史,则依然是很有意义的。二、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安谧(mi)圭臬(gulnie)眼瞀(mdo)炽热(chi)晷影(gul)相形见绌(chu)勾股(gOu)周髀(bi)2.解释词语①旷世:当代没有人或事物能够相比;经历很长久的时间。② 眼瞀:眼睛昏花。③ 精绝:精神尽竭。④ 重差:汉代天文学家测望太阳高、远的方法,后发展为中国传统数学主要的测望方法。⑤ 光曜:光辉照耀。曜,照耀。⑥ 一针见血: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⑦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⑧ 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绌,不足。⑨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三、文本研究【思考 1】抓住关键概念1.提取重要信息,完成下表。学说代表人物(信奉人物)基本观点历史贝献“天圆地方”说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明确学说代表人物(信奉人物)基本观点历史贝献“ 天 圆地方”说孔子、曾子天是圆形平盖,在人的头顶上方悬置,地是方较早形成了中国人对宇宙形状的认识。宣夜说郗萌(记载者)日月星辰自由飘浮在虚空中,它们之间相互独立,没有联系。似乎更接近宇宙的实际。盖天说司马迁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天地相距 8万里,日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