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淋巴瘤2淋巴瘤的发现18321832年年ThomasHodgkin报告一种报告一种淋巴结肿大合并脾大的疾病淋巴结肿大合并脾大的疾病1865年命名为年命名为HL1846年Virchow从白从白血病中分离出一种疾病,称血病中分离出一种疾病,称之为之为淋巴瘤淋巴瘤(lymphoma)或或淋巴肉瘤淋巴肉瘤18711871年命名为恶性淋巴年命名为恶性淋巴瘤瘤(malignantlymphoma)现在称之为现在称之为NHL3概论概论原发于淋巴结和其它淋巴组织的原发于淋巴结和其它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复杂,常有无痛性、进行性临床表现复杂,常有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伴伴全身症状全身症状,晚期可侵犯身体的任何部位引起相应症状及恶病质,晚期可侵犯身体的任何部位引起相应症状及恶病质主要依靠组织病理活检进行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活检进行诊断放化疗为主、联合生物治疗的放化疗为主、联合生物治疗的综合治疗综合治疗4概论概论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分为: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分为: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Hodgkin’’slymphoma,HLslymphoma,HL非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Non-Hodgkin’’slymphoma,NHLslymphoma,NHL根据肿瘤细胞来源分为:根据肿瘤细胞来源分为:BB细胞性细胞性TT细胞性细胞性/NK/NK细胞性细胞性5淋巴瘤发病率SEERNHLincidencebyage,1975–1977and1998–2000(male,allraces)SEERNHLincidencebyage,1975–1977and1998–2000(male,allraces)Ageatdiagnosis(years)Ageatdiagnosis(years)0020204040606080801001001201201401405555––991010––14141515––19192020––24242525––29293030––34343535––39394040––44444545––49495050––54545555––59596060––64646565––69697070––74747575––79798080––8484858519981998––2000200019751975––19771977No.perNo.per100,000100,000RiesLAG,etal.(eds).SEERCancerStatisticsReview,2003.NCIWebsite.6流行病学特点20032003年美国淋巴瘤新发病人年美国淋巴瘤新发病人76007600人,男性多于女性人,男性多于女性,,常见肿瘤第常见肿瘤第77位,位,发病率高于白血病发病率高于白血病在发展中国家,淋巴瘤高发于在发展中国家,淋巴瘤高发于15-4015-40岁的青年人和大于岁的青年人和大于5050岁的老年人岁的老年人中国淋巴瘤居常见肿瘤中国淋巴瘤居常见肿瘤1111位,与白血病类似位,与白血病类似85%-90%85%-90%患者发病年龄患者发病年龄>16>16岁。岁。中国:中国:高度恶性比例高、高度恶性比例高、TT细胞多细胞多7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病毒感染辐射遗传8病毒病毒:EB:EB病毒(病毒(BurkittBurkitt淋巴瘤)淋巴瘤)人人TT淋巴细胞病毒淋巴细胞病毒HTLV-ⅠHTLV-Ⅰ((HTLHTL))HTLV-ⅡHTLV-Ⅱ((TT细胞皮肤淋巴瘤)细胞皮肤淋巴瘤)HCVHCV(边缘区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细菌细菌:HP:HP(边缘区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胃胃MALTMALT))电离辐射:基因变异电离辐射:基因变异遗传因素:基因缺陷遗传因素:基因缺陷--病毒易感性增高病毒易感性增高宿主免疫缺陷:发病率高宿主免疫缺陷:发病率高9淋巴瘤病理分类淋巴瘤病理分类淋巴瘤组织病理学类型及解剖学范围是决定治疗方法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淋巴瘤组织病理学类型及解剖学范围是决定治疗方法和预后的重要因素HLHL——预后较好预后较好NHLNHL——明显的明显的异质性异质性,预后,预后极不相同极不相同共同的病理学特点共同的病理学特点正常淋巴结的滤泡性结构被大量正常淋巴结的滤泡性结构被大量异常异常的淋巴细胞或的淋巴细胞或组织组织细胞破坏细胞破坏10HLHL与与NHLNHL组织病理学区别组织病理学区别最大的不同点:最大的不同点:一致性与多样性一致性与多样性11HLHL病理学特点病理学特点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来源:B细胞生发中心“镜影”细胞(R-S)病理表现典型生物学表现类似按淋巴结分布区域依次转移—蔓延性播散12NHLNHL病理学特点病理学特点高度异质性细胞来源广泛(T、B、NK)病理类型复杂生物学表现多样侵犯范围广泛,跨越淋巴器官及实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