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分配来了!共同富裕放大招,瞄准有钱人 “共同富裕” 已经成为“头号国策” ,被摆上了空前重要的位置。这是引发2021 年中国巨大变革的最根本的逻辑,它将成为未来10 年到20 年的最重要议题。 8 月17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它可能会成为一次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 如何去理解这次的会议呢? 纵览会议内容,这可能意味着共同富裕或将从文件走向现实。 要知道,最近教培行业的“双减” 政策、针对互联网大平台的“反垄断” 、这几年医药行业的“带量采购” 以及房地产行业的“房住不炒” ,这些密集政策的底层逻辑都是共同富裕。 此次会议意味着,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头号国策” ,被摆上了空前重要的位置,它将成为未来10 年到20 年的最重要议题。 由此,很多基本政策都在发生改变,理解透彻的话可以规避不少风险,也可以挖到一些未来的投资机会。 何为“第三次分配” ? “共同富裕” 这个词并不是高层首次提及。 改革开放之初,党和国家就承诺:将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方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现在改革开放已经40 多年了,到了需要全面兑现“共同富裕” 承诺的时候了。 由“脱贫攻坚” 到“共同富裕” ,这既是同一个逻辑的自然延续,但也是战略方向的重大转变。 而这次会议还带火了一个词“第三次分配” 。资料显示,在中国,“第三次分配” 的概念最早是由经济学家厉以宁在1994 年提出的,此后逐渐出现在官方的文件中。 按照厉以宁的说法,从最朴素意义上解释: 第一次分配就是工资,由市场主导; 第二次分配就是社保,由政府主导; 第三次分配就是公益,由社会道德驱动。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强调“第三次分配” ?答案是我们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了。 2021 年5 月,新财富500 富人榜发布,除了卖矿泉水的钟睒睒成为新首富之外,人们还惊讶地发现:全球疫情如此严峻的情况下,这个榜单的门槛和总财富规模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暴涨。 最新的《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超过50%的金融资产或年收入5 万及以下的家庭财富在减少;而19%的金融资产300 万以上,或32.4%的年收入100 万以上的家庭,财富反而在增加。 银行的数据也在验证这个迹象。招商银行个人客户存款数据显示,不到2%的个人客户(金葵花)占有总财富近50%。另有不到0.06%的个人客户(私人银行)占有总财富近30%。 种种迹象都在说明:富人变得更富,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