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推进新教育,缔造完美教室牛泉中心中心张娟《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 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学生从小接触到的班级文化几乎是千篇一律,千“班”一面,给学生严重造成审美疲劳, 无法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因此培育有特色的班级精神,构建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既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新课程倡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 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就要求班主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健康的班级文化在陶冶学生的品德情操,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等方面起着极为有效的作用。那么,如何建设蓬勃向上的班级文化呢?一、群策群力,布置一个温馨的班级环境。班级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要利用. . 好每一个空间,精心布置,使其既温馨舒适,又催人进取。班级环境布置要体现如下特点:1、要符合初中生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2、要主题鲜明,富有挑战性和个性。3、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4、要经常更新以保持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杜威指出: “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 “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作为一个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其环境的优劣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对所在班级课室环境的布置, 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能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正确审美观,锻炼创新能力,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激发爱班爱校的热情。因此我要求班级的教室必须是课桌闪光,门窗鲜亮,物品有序,地面洁净外,还要求有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创造一个文明的学习环境。多年的班主任工作, 使我意识到坚持用名言警句教育学生犹如春雨对学生有“润物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