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析教学合一与现代教育理论 靖 江 季 南 初 中 陈 一平 今年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20 周年。我还清楚的记得20 年前的10 月,那时我刚刚踏进师范学院的大门,对大学生活还是很好奇,还是很新鲜时,学校的第一个大型活动——组织、学习陶行知,因为正好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00 周年。我还积极报名参加了“陶研会”。当时的我完全是一个学生,对教学可以说完全陌生,当时的学习可以说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现在作为一个一直战斗在教学一线的近20 年的我,再重温陶行知先生的研究和实践的教育问题,更深深地感受到他的理论就像他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那么朴实与真,但是那么深远!永远永远也不过时,值得学习、研究!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精神的他永远是我们的楷模!他不愧是伟大人民的教育家! 今天就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与现代教育理论一致浅谈如下: 陶行知在1919 年 2 月针对注入式“教授法”提出:“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依我看来,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 “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他把先生分成三种。第一种先生只会教书的很形象比喻:“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先生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之制造家,学校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的制造厂”。第二种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 2 生;他所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了”。陶行知认为第二种要比第一种好的多!这是对以前的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一种挑战与创新!教师角色的一次历史性转换!现在教育理论提出: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是发展的人、 独特的人, 具有个性特征的人,尊重学生本位、学生主体、学生个性;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可怜解释者, 而是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 不再 “以本为本”, 视教材为“圣经”,而是回归生活、回归社会。第三种先生被陶行知热讽为“热心“的先生”,“他固想将他所有的传给学生”。 陶行知反诘提出:“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尽把天地间的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他紧接着提出解决的办法:“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 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