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疯子”做出来的让人尖叫的景观 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夫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为使英特尔始终保持领先,他要求“所有工作人员一直处于一种偏执之中。” 马云说:“做人要像疯子一样幻想,做事要像傻子一样投入。” “因为没有幻想就没有创新。而没有投入和苦干,幻想永远只是一张白纸。” 在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要做出令人拍案叫绝、让人尖叫的产品,也许真的就要像“疯子”和“傻子”那样,专注于品质到无以复加、如痴如狂的地步,做一个“品质偏执狂”。 “灵山小镇•拈花湾”,就是这样一个由“品质偏执狂”反复磨砺出来的奇观,许多人来此看过之后,无不惊叹这群“品质达人”惊世骇俗的举动,有的甚至说:“拈花湾的建造者简直是一群疯子!” 为何大家要如此评价?让我们先从最不起眼的一片瓦、一丛苔藓、一堵土墙、一块石头、一排竹篱笆、一个茅草屋顶入手,深入拈花湾的建造过程,向您揭秘一个“品质偏执狂”故事。 茅草屋顶的故事 拈花湾的主事者认为,这里的禅意建筑和景观,都是要“会呼吸的”,就像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的一般。为了让苫庐屋顶最大程度达到自然禅意的效果,他们从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东北甚至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等地方选择了二十多种天然材料,同时将能够找到的最好仿制品拿来,放在一起进行日晒雨淋等各种手段的反复试验比对。在这其中初选出八个品种,请包括巴厘岛在内的当地工匠,在现场搭建茅草屋顶的样板,再进行为期一百天的户外综合试验。 在这场严苛的试验中,淘汰了虽然防腐性能好、但是美感欠缺的所有仿制材料,也淘汰了虽然自然优美、但是不耐腐蚀、使用年限短的大部分天然材料,最终找到了二种既牢固耐用又美观自然的天然材料。一个小小的茅草屋顶,整合了十八家专业机构和企业的资源与力量,前前后后“折腾”了十三个月的时间。 竹篱笆的故事 大巧若拙,重剑无锋。原本最简单的庭院竹篱笆,在拈花湾却演变成最复杂的工程。经过数月的尝试,换了好几个施工队伍,竹篱笆就是难以令人满意。浙江安吉、江苏宜兴、江西宜春……许多国内著名毛竹产地的工匠都来试过了,空灵的禅意、艺术的质感、天然的美感、竹制品的韵律感、建筑需要的功能性……综合大家的力量,也不能做到全部兼顾。 而主事者坚持一定要达到最好、最全面的效果,于是将视线放大到国外和东瀛,寻找大匠来指导。几番苦苦寻觅,终于在国外找到两位七十多岁的匠师。他们做竹篱笆已经三十多年,一辈子只专注做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