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向新的教师观在新世纪的课程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扮演多重角色 ,现代社会的教师应有多幅笔墨。其主要内涵有 : 1.教学的设计者。2.指导者和信息源。3.学习的促进者。4.组织者和管理者。5.学生学习的伙伴。6.学生学习的帮助者。7.反思者和研究者。8.学生成长的发现者。二、走向新的课程观全面理解 “国家、地方、校本课程 ”之间的关系三、走向新的教材观 —— 变“教”教材为 “用”教材叶圣陶老先生对教材的精辟论断: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 ,通过这个例子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本领。教材是教师要去加工和创造的东西,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改和补充的。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创新意识,形成教学个性。课堂教学创新首先要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新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一个小样本,未必就是范例。教师有权对教材教学二度开发 ,重新排列知识点 ,增选生活中的内容。新课程是要求教师 “用教材教 ”,不是 “教教材 ”,我们要建立新的教材观。新的教材观应包含以下基本内容:教材是 “材料”,教材是 “学材”,教材是 “媒介 ”。教科书只是儿童的小世界 ,世界才是儿童的一本大大的教科书。新的教材观的确立 ,不仅可以让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变“教教材 ”为“用教材教 ”,用好教材 ,用活教材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四.走向新的学生观 —— 建构知识、能力、人格型的学生新课程改革把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 ,就是要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使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都能获得成功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均衡、和谐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体现了 :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的教育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心身发展是有规律的,必须依据其规律和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可以获得成功的,教学中应对每个学生充满信心;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能否学得好 ,能否健康成长 ,是否幸福快乐 ,和他们所在的学校与任教老师有极大的关系。我们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也要对自己教育好每个学生充满信心: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鼓励能树立信心、创造奇迹。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有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