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螯螯虾养殖技术 红螯螯虾(Cherax qu adricarinatu s)俗称“澳洲淡水龙虾”,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拟螯虾科、光壳虾属,原产地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热带?亚热带气候的近海湾河流。我国于 90 年代初引进试养,证实红螯螯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养殖产量高、肉质细嫩、出肉率高(可食部分占体重的 40%左右)等特点,是一个值得推广养殖的优等淡水螯虾新品种。下面介绍淡水龙虾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和人工养殖技术。 1 繁殖习性 红螯螯虾原产于澳洲的热带地区,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在 6 个月内可以达到 50-80g。 红螯螯虾一般 6-12 月龄就达性成熟。性成熟的雄虾的大螯外延有一块明显的红色或橘黄色斑纹,第五对步足基部有一对乳突状生殖棘,雄虾的螯长超过体长。雌虾在第三对步足的基部有一对生殖孔,雄虾的螯呈蓝色,长度小于体长。性成熟的红螯螯虾在水温达 21℃以上时,在池塘会自然繁殖。 红螯螯虾繁殖时间较长,从 4 月开始,可延至 10 月结束。繁殖适宜温度为 22-33℃,最适水温为 28-30℃。成熟的雌虾必须经过一次交配前脱壳才能交配。一般交配后雌虾 24 小时内即排卵,然后与精子结合而受精,受精卵呈桔黄色。产卵受精后,其卵由母体携卵孵化,一般水温在28-29℃时孵化期为 30-31 天。红螯螯虾一年可产卵 2-3 次。 2 生长环境因子 2.1 水温 红螯螯虾具有适应热带的习性,能耐高温,生长适宜温度范围 24-42℃,低于 21℃摄食下降,生长速度降低。低于 10℃,成虾停止生长。9℃以下时间过长成虾成虾也会死亡,因此在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养殖需进行越冬管理。 2.2 溶氧 红螯螯虾除耐高温外,还耐低氧。正常情况下,池中溶氧保持在4-5mg/L 之间,生长正常。成虾甚至能忍耐 1mg/L 的溶氧量,可短时间爬出水面行空气呼吸。幼虾对低溶氧相对敏感些,虾苗在1.2mg/L 的水中不能存活。 2.3 pH 值 适宜的 pH 值在6.5-9。孵化期应在7 以上,因为酸性水质不利于脱壳生长,会增加脱壳死亡或延长脱壳时间。 2.4 盐度 红螯螯虾对盐度要求不高,故能在淡水池塘顺利生长。同时幼体在盐度3g/L,成虾在5g/L 浓度的水中,仍能适应。因此幼虾可用1%、成虾用3%的盐水进行短时间浸泡以杀死体表寄生虫。 3 养殖技术 3.1 虾苗培育 3.1.1 培育池条件 为便于管理,培育池一般为 50-300 平方米的水泥池,蓄水深 1m ,要求进排水方便。同时在池底部和水面放置隐蔽物,占池底和水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