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针对目前实施的绩效管理难以综合考量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绩效相关性、规划非线性状态下的绩效最优性、协同系统与各子系统之间、同一任务在其不同实施阶段 衔接时的绩效统筹性问题,以及公共服务绩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公... [摘 要]针对目前实施的绩效管理难以综合考量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绩效相关性、规划非线性状态下的绩效最优性、协同系统与各子系统之间、同一任务在其不同实施阶段 衔接时的绩效统筹性问题,以及公共服务绩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需求满足程度的同步性问题等,本文提出在绩效管理中引入统筹的思想和方法,旨在提高组织绩 效管理的有效性,实现绩效的全面、整体和可持续化管理。本文对统筹型绩效管理的内涵、特点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等进行分析,从管理的结构、过程、机制和方式 四个方面初步提出建立统筹型绩效管理的几个重点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 40年来,各国企业界、公共机构和学术界对绩效管理倾注了大量精力,形成很多成果。我国各级政府从上世纪 90年代开始引入绩效评估和管 理,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质量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绩效管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在理论研究方面,对政府绩效管 理中的计划、指标、考核、反馈与改进等环节,对绩效管理的价值、资源、体制、机制、技术等方面都作了多维度研究,但所有这些基本都是针对单个组织或个体 的。绩效管理有没有一个组织与组织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统筹问题?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在实践探索方面,总体来看,我国绩效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水平有 待提高,应用范围需要扩大,多头式评估需要整合;在促进科学发展,发挥其经济社会发展导向功能等层面的内容,还有待研究;关于如何促进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协 同性绩效提升,应对系统中的“冒进”、“拖后腿”以及“快”和“慢”不协调等问题,也急需解决。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思考:现在所实施的绩效制度本身是不是 存在着某种缺陷?或者说我们现在做的绩效管理是不是也有一个转型问题,需要打造绩效管理升级版? 随着改革的深入,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实现经济、政治、社 会、文化和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这为绩效管理的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研究的着力点需要从单一层面的个体绩效向整体层面的组织绩效转变,研究 方法也需要借鉴和学习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