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烃回收工艺技术发展概况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国内外以节能降耗、提高液烃收率及减少投资为目的,对NGL回收装置的工艺方法进行了一系歹¨的改进,出现了许多新的工艺技术。大致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膨胀机制冷法工艺技术的发展 1. 气体过冷工艺(GSP)及液体过冷工艺(LSP) 1987年Ovaoff工程公司等提出的GSP及LSP是对单级膨胀机制冷工艺(ISS)和多级膨胀机制冷工艺(MTP)的改进。典型的GSP及LSP流程分别见图 5-16和图5-17。 GSP是针对较贫气体(c;烃类含量按液态计小于 400mL/m3)、LSP是针对较富气体(C2+烃类含量按液态计大于 400mL/m3)而改进的NGL回收方法。表 5-10列出了处理量为283×104m3/d的NGL回收装置采用 ISS、MTP及GSP等工艺方法时的主要指标对比。 表 5-10 ISS、MTP 及GSP 主要指标对比 工艺方法 ISS MTP GSP C2回收率/% 冻结情况 再压缩功率/kW 80.0 冻结 6478 85.4 冻结 4639 85.8 不冻结 制冷压缩功率/kW 总压缩功率/kW 225 6703 991 5630 3961 1244 5205 美国GPM气体公司Goldsmith天然气处理厂NGL回收装置即在改造后采用了GSP法。该装置在1976年建成,处理量为220×104m3/d,原采用单级膨胀机制冷法,1982年改建为两级膨胀机制冷法,处理量为242×104m3/d,最高可达310×104m3/d,但其乙烷收率仅为70%。之后改用单级膨胀机制冷的 GSP法,乙烷收率有了明显提高,在1995年又进一步改为两级膨胀机制冷的 GSP法,设计处理量为380×104m3/d,乙烷收率(设计值)高达 95%。 2. 直接换热(DHX)法 DHX法是由加拿大埃索资源公司于 1984年首先提出,并在JudyCreek厂的 NGL回收装置实践后效果很好,其工艺流程见图 5-18。 图中的 DHX塔(重接触塔)相当于一个吸收塔。该法的实质是将脱乙烷塔回流罐的凝液经过增压、换冷、节流降温后进入 DHX塔顶部,用以吸收低温分离器进该塔气体中的 C3+烃类,从而提高 C3+收率。将常规膨胀机制冷法(ISS)装置改造成DHX法后,在不回收乙烷的情况下,实践证明在相同条件下 C3+收率可由 72%提高到 95%,而改造的投资却较少。 我国吐哈油田有一套由Linde公司设计并全套引进的NGL回收装置,采用丙烷制冷与膨胀机联合制冷法,并引入了DHX工艺。该装置以丘陵油田伴生气为原料气,处理量为120×104m3/d,由原料气预分离、压缩、脱水、冷冻、凝液分离及分馏等系统组成。工艺流程见图 5-19。 该装置由于采用DHX工艺,将脱乙烷塔塔顶回流罐的凝液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