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设计院指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宜居宜业远景设计院指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宜居宜业农村社区,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或者是由一个行政村建设而成,形成的新型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它由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为主导,农民自愿为原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让农民主动到社区购房建房,交出原来的旧宅用于复耕。实现社区化之后,农民又不远离土地,又能集中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农村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资源匮乏的问题凸显;农民在解决温饱、基本实现小康之后,对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是要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的这些要求,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他们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20XX年10月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以中心村为核心,以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为契机,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积极稳妥推进迁村并点,促进土地节约、资源共享,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农村社区建设,使几个村的人住在了一起。随着逐步融入社区,在妥善解决好各村债权债务之后,围绕“同住”“住好”,成立新的超越村界的社区管理协调组织是当务之急。XX市在合村并点的基础上成立社区党总支,乡镇干部兼任总支书记,各合并进入的村支部书记任委员,使社区建设牢牢置于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各村经济事务则暂时仍由各村负责。第1页共17页XX市在取消原村“两委”的基础上,成立社区党支部,选举产生“大村”村委会,“先远景设计研究院成一家人,再进一个门”。XX市XX县区成立社区党委,在其领导下,建立健全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委员会和社区监督委员会。潍坊、泰安、莱芜等市的一些地方在社区创建了民主共治性质的利益协商组织——发展协调委员会,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协调多方利益、减少社区矛盾、促进和谐社区建设起着组织保障作用。新型农村社区需要新型、合法的组织架构,而社区委员会和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缺乏一定法律地位,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如此等等,希望引起重视,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规范和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反映了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搞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彻底改变村庄布局散、建设乱、环境差、功能弱的现状,将有效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但笔者在已建成的农村社区发现不少问题:一是社区规划制定不科学,存在重社区建设、轻产业发展的现象,模式化特征十分明显;二是少数基层干部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存在认识误区,往往不顾当地实际,把建设简单理解为拆旧建新,忽视了农民的主体意愿,搞一刀切;三是破坏了乡村原有的生态环境,新型农村社区启动或建成后,原来村里的树木被砍伐殆尽,一些留有乡村文化记忆的东西消失了;四是农民生产生活不方便,一些新社区距离耕地比以前远了,种田不方便;五是在旧村庄内,部分农户住房刚建几年,却拆掉在新社区规划地重建,造成资源浪费,加重农民负担。为此,建议:一是坚持科学规划。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使新社区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布局科学合理。要适当增加生活用地,特别是居住用地,划定生态红线。第2页共17页二是厘清认识误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因地制宜,宜拆则拆、宜改则改、宜迁则迁,要尽量依托原址搞好规划进行建设,避免过度增加农民负担,要谨慎砍树,少拆房。三是尊重农民意愿。要考虑农民的真实需要,对农户过度分散、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自然村庄进行撤点并区。同时,在XX县区建设中应考虑给每户村民留有面积适度的农家小院,便于村民植树美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