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指分娩24h后至产后6周内发生的阴道大量出血。特点:多见于产后1-2周,也可推迟到产后2月左右。出血量难以确切估计,故晚期产后出血的诊断是主观的。临床表现差异大,临床处理尚缺乏可遵循的规范。2006年美国妇产学会发布的产后出血指南中,将产后出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将发生于产后24h到6-12周之间者称为继发出血,即晚期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及原因我国的晚期产后出血发病率约为0.12%发达国家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为0.5-2%原因:美国妇产医师学会:1.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良2.妊娠物残留3.感染及凝血功能障碍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一、子宫复旧不良:1.感染:子宫内膜炎最常见,与破膜时间长,产程长,急诊剖宫产及手取胎盘,清宫术,阴道感染有关2.胎盘、胎膜残留;胎盘组织变性、坏死、机化,组织脱落时暴露基底血管,多发生于产后10天左右3.蜕膜残留;蜕膜多在产后1周内脱落,如剥离不全,可影响子宫复旧4.子宫胎盘附着面复旧不良:附着部位血栓形成,底蜕膜残留腺体和内膜重并生长,内膜修复,需6-8周,如复旧不全血栓脱落,血窦重新开放致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周左右5.孕期子宫过度膨胀:子宫肌缩复不良,凝血块滞留于宫腔,产后子宫扩张状态,胎盘附着部位血管不能闭合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二、凝血机制异常:血友病等,可预防性应用凝血因子替代治疗至产后5-7天。三、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或裂开:四、胎盘植入:有保留子宫强烈愿望的年轻患者,药物和保守性手术治疗,存在失败及随时可能发生继发性严重感染或致合性大出血五、下生殖道血肿破裂:外阴、阴道损伤,止血不彻底或产后观察不仔细六、妊娠合并绒癌:晚期产后出血和异常阴道流血是妊娠合并绒癌的重要早期临床症状,发生率低,但预后极差,尤其是诊断被延误时七、子宫血管异常:盆腔血管异常罕见,多数为继发,主要有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先天或后天的动静脉畸形,与既往盆腔手术或刮宫术,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或子宫内膜肿瘤有关。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胎盘胎膜残留引起的阴道分娩后晚期产后出血最常见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是导致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假性动脉瘤:近年来报道越来越多。由于手术导致子宫动脉壁缺陷,动脉血可通过此缺陷弥散至邻近组织,导致血肿形成,血肿与子宫动脉之间形成连续性连接,子宫动脉提供持续的血流,即形成假性动脉瘤。盆腔彩超及CT和MRI都有助于诊断假性动脉瘤。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及原因我国的晚期产后出血发病率约为0.12%发达国家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为0.5-2%原因:美国妇产医师学会:1.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良2.妊娠物残留3.感染及凝血功能障碍晚期产后出血的诊断晚期产后出血的诊断相对容易,但明确产后出血的原因较为困难:1、阴道血肿及侧切裂开2、胎盘、胎盘残留:超声检查宫腔内不均质回声团,行清宫术及病理检查可能确诊3、子宫切口愈合不良:B超可提示切口处不均质回声团,积极保治疗无效,可行开腹探查术,见切口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子宫切除病理证实为子宫切口炎症、坏死溃疡4、子宫复旧不良:复旧过程中不能恢复到预期水平而出现阴道出血淋漓不尽甚至大出血,又排除了胎盘蜕膜残留及感染者,为单纯子宫复旧不良。5、子宫内膜炎:产后出血伴有发热,血常规白细胞计数高,抗炎效果满意,超声提示子宫内膜不均质,清宫病理提示大量白细胞浸润。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处理1、保守治疗2、清宫术3、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栓塞术4、子宫切除术5、其它治疗方式保守治疗抗感染、止血及促进子宫收缩:1.约一半的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所致的晚期产后出血可经保守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2.由于子宫复旧不全所致的晚期产后出血,绝大多数经保守治疗治愈清宫术对于出血不多怀疑宫内残留者,可先行抗感染、止血及促进子宫收缩治疗,3-5天后行清宫术。刮出物常规送病理检查。病理结果支持妊娠物残留者占66.3%病理结果支持子宫内膜炎者占23%彩超提示宫内残留,或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在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提示清宫术后安全性,并避免搔刮切口。一些病例仅可吸出少量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