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报道方案做好全国两会宣传报道,是 3 月上中旬本报报道工作的重点。按照会议日程,两会从 3 月 3 日开始,到 14 日左右结束(闭幕时间尚未确定)。总体思路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将分别于 3 月 5 日和 3 日在北京开幕。今年两会正逢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在成功“保八”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烦恼”,如楼市泡沫、产能过剩、通胀压力等。变革积蓄已久,亟待加快推进。今年的两会,“加快转变”将成为最热的词。本报除常规会议新闻报道外,可围绕热点和重点展开专题报道。主要关注点包括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 XX 年国内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 XX 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的解读;“两高报告”发布和反腐廉政政策措施;分析预测中央政策对经济的走势影响;温家宝新闻发布会内容;代表委员的权威发布、热点话题;重要人事任免;本市代表委员访谈等。实施要点一、会前报道为了烘托会前气氛,在 3 月 1 日、2 日国内版推出《迎接全国两会》的专栏,每日刊出 1 篇稿件,内容为两会热点前瞻。二、会议报道:、常规报道:根据会议日程安排,会议期间的重大新闻事件,以新华社的电稿为主。如两会的开幕式、闭幕式,中央领导的活动,人代会和政协会的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对政府工作报告、“两高”报告的审议等等。常规报道要在保证政治准则的前提下,尽量体现本报的偏重财经新闻的特点。尤其关注物价、住房、医保、教育等民生热点问题。栏目设置“代表委员心声”、“提案摘登”、“两会走笔”、“财经观察”、“两会视点”等。“会议侧记”、“两会花絮”、“图片新闻”等栏目根据版面需要,不定期安排。2、专题策划:会议期间可酌情安排若干专版专题报道。热点选项:转方式与调结构;公立医院改革与社保制度;城乡一体化与新生代农民工;房价与楼市调控;社会财富“蛋糕”分配与提高收入;制度反腐与党建新规等。靠近这些热点选题,整合代表与委员的访谈、发言、提案议案、各界反响、外媒报道等多视角深度内容。三、自采内容记者采访赴京参会的本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和建议中的热点、亮点。——设计主题,专访代表和委员,聚焦有关本市发展的内容如“蓝色经济”、“环渤海经济圈”等。——结合经营内容,采访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计划、思路、活动等。四、其他版面配合:时评版侧重专家学者的有关热点话题,主打财经题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