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案【素养目标】1.了解屠呦呦及其科学事迹。2.学习在演讲中语言诚挚、在论文中措辞严谨的表达技巧。3.了解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了解中医药的重要作用。4.培养学生心怀天下、为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献的情怀。【教学重难点】感受屠呦呦心怀天下、为人类共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情怀。【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激趣导入“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2015 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的颁奖词,如上写道。2015 年 12 月 10 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一项震惊整个世界的发现为全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又一份曙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蒿素的发现历程。一、知人论世1.了解屠呦呦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30 年 12 月 30 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 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 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2.了解诺贝尔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英语:NobelPrizeinPhysiologyorMedicine;瑞典语:Nobelprisetifysiologiellermedicin)是根据诺贝尔(1833T896)1895 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该奖旨在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190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次颁发。1935 年,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成为首位获提名的华人;2015 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甄选委员会通常在每年 10 月公布得主。颁奖典礼于每年 12 月 10 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并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奖。3.相关背景1969 年 1 月 21 日,39 岁的屠呦呦被委以参与寻找“救命药”课题的重任后,就与同事一起开始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们制定了一张以日为单位的密密麻麻的时间表,翻阅古籍,寻找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