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上半年海南省幼儿教师资格案例分析:幼儿园管理执法案例试题 本卷共分为 2 大题 40 小题,作答时间为 180 分钟,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 2 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 0 分。) 1、一般说来,__被认为不属智力范畴。 A.人际交往能力 B.学习能力 C.言语能力 D.运算能力 2、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 A:唐代 B:清末 C:民国初期 D:新中国成立 3、在教育起源的问题上,最古老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4、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 B:能力测验 C:人格测验 D:智商测验 5、____是学生学习或认知活动的动力。 A:学习动机 B:学习兴趣 C:学习过程 D:学习策略 6、探究—研讨法十分注重儿童不同发展阶段认识的不同特征,形成了突出的教学特点有__。 A.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 B.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 C.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 D.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 E.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意义 7、(2007 年)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可将其分为。 A: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D: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8、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 A:复式教育 B:分组教学 C:设计教学 D:道尔顿制 E:个别教学 9、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变通性、独创性和。 A:多样性 B:迅速性 C:流畅性 D:价值性 10、某教师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了不同难度的操作材料,这遵循了__ A.整体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活动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11、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儿童成长过程的年龄分期的思想家是() 。 A.昆体良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得 D.柏拉图 1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话出自于。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孟子 13、根据一节课完成的任务数,课的类型可分为 __ A.单一课和综合课 B.新授课与巩固课 C.讲授课和练习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14、王某担任某校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 王某欲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