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胶济铁路青岛客站改造工程地下候车室铁路桥雨季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青岛客站改造工程地下候车室上共设有六座站台、十条铁路到发线。根据以上站台、线路等布置情况,地下候车室铁路桥由五座独立平行的双线桥组成;铁路桥两侧为站台消防通道桥。参照站台及铁路线的编号原则,五座桥由靠近基本站台的桥开始,编为 1—5 号桥。五座桥起点桩号均为 K0+038.60,终点桩号均为 K0+109.60 外,桥梁全长 71.00。根据线间距的不同,1、3、5 号桥梁宽 14.3 米,2、4 号桥宽 15.3 米。该桥范围内有两处线间无站台柱雨棚柱,分别锚固于2、4 号桥的 1 号墩上。该桥为简支梁结构,每座桥均由梁长 39.65 米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一孔、梁长 13.00 米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梁一孔和两个桥墩、一个桥台组成。2.工程特点本工程主要包括下部结构、上部结构及梁上附属设施。桥梁采纳鱼腹式截面箱式槽型梁,梁全高 4.67 米。其中,双线铁路下梁高 2.5米,由三室组成,两侧站台部分梁分别由单室组成。梁两端分别设有端横梁,其余部位无横隔板。39.65 米箱梁采纳纵向预应力体系,为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两种长度的箱梁的端横梁均采纳横向预应力体系,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3.工程地质、气象、水文情况3.1 地形、地貌本工程位于青岛市西部,属海蚀阶地、冲积及海相沉积地貌,地形平坦开阔,周围建筑物密集,交通方便;站场内施工用地局促。3.2 工程地质施工场地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及海相沉积粉质粘土、粉土、细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砂及淤泥质土,下伏基岩为燕山期崂山阶花岗岩。区内均被土层覆盖未发现构造痕迹,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基岩节理裂隙发育。地表水主要为生活废水,污染严重,呈灰黑色或黑色,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粉土及砂层中,受大气降水补给。特别岩土为杂填土、软土、松软土。据试验及既有建筑经验,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任何腐蚀性。3.3 气象、水文本工程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夏季多雨,冬季明朗干燥。年均温度 13.9℃,年最高温度 37.4℃,年最低温度-10.2℃;年平均降雨量 659.65mm,年最大降雨量 856mm,年最小降雨量 464.3mm,全年降水量的 57~73%集中于夏季,多暴雨,日最大降雨量 173.3mm;最大风速 21.8m/s,盛行南风;年平均降雪日数10.6 天,最大积雪深 11cm,最大电线结冰厚度 5mm,最大电线结冰日数 0.4 天;年均绝对湿度 13.1hpa,年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