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校本教材葫芦丝VIP免费

校本教材葫芦丝_第1页
1/14
校本教材葫芦丝_第2页
2/14
校本教材葫芦丝_第3页
3/14
欢迎阅读第一单元基本知识一、葫芦丝简介葫芦丝又称葫芦萧,傣语称之为筚南母倒( 南母倒即葫芦之意 ) 。流行于滇西德宏、保山、瑞丽等傣族地区,在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中也较为流行。葫芦丝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葫芦丝起源的动人传说,如傣族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次山洪暴发,一位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祖,佛祖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给勇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捧起金葫芦,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歌,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赞哈( 民间歌手 ) 在葫芦丝的伴奏下唱着古老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唱着旧社会的苦难和新社会的幸福。二、葫芦丝结构图示三、按孔方法及部位注意的问题: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 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多有不利。另外手指开孔时,不宜抬得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一般手指抬到距管音孔上方2— 3 厘米即可。欢迎阅读四、演奏姿势吹奏葫芦丝的姿势分坐、立两种,通常称为坐式和立式。( 一) 立式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站立, 自然放松成垂直状, 两脚稍稍分开, 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臂稍微弯曲,两肘部下垂,管体稍向前,与上身成45 度角。切忌过分挺胸或歪斜。 ( 二) 坐式就是坐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合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稍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与身体成45 度角。切忌过分放松或僵硬。五、气息的运用吹奏葫芦丝的气息与竹笛、竖笛的气息截然不同。竹笛、竖笛吹奏低音时气流要轻缓,而吹奏葫芦丝的低音( 低音“ ?”音除外 ) 气流要强;竹笛、竖笛吹奏高音时气流要强,而葫芦丝的高音只能缓吹,如果用气过猛可能导致无乐音或损坏簧片。同学们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1) 吹奏低音“ 5”时气流要急,而且气息要下沉,有一种下坠的感觉;(2) 吹奏中音“ 1 2 3 ”时气流要适中;(3) 吹奏高音“ 5 6 ”时气流要渐缓,气息要有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校本教材葫芦丝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