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地球独子”的故事“地球独子”的故事 于丹 20XX 年,即将升空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曾面对全国中小学生征集实验搭载方案。其中,上海市几位高中生提交的“搭载濒临灭绝植物种子”的方案被采纳,四种濒临灭绝的植物种子与“天宫一号”一起,飞向了神奇的太空。 生长在中国的“地球独子” 假如要选一种植物上太空,你会选择哪一种?是一到秋天便将世界染成金黄的银杏?还是世界三大主粮之一的水稻?是花中之王牡丹?还是能够治愈疟疾的黄花蒿?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心中的答案,对于选择的标准,也能说得头头是道。但在 20XX 年,伴随着“天宫一号”发射升空的植物之一,想必很少有人认识——它的学名叫做普陀鹅耳枥。 翻开《中国植物志》,对普陀鹅耳枥的描述是这样的:乔木;树皮灰色;小枝棕色,疏被长柔毛和黄色椭圆形小皮孔,后渐无毛而呈灰色;叶厚纸质,椭圆形至宽椭圆形……从这种标准的植物学描述中,好像还是找不到它能够上太空的理由。但假如提起它的另一称谓“地球独子”,一切似乎就变得顺理成章。普陀鹅耳枥目前全球仅存的唯一一株野生古树就生长在中国,它被《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等级,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地球独子”和它的同伴们,原本一直生活在我国浙江舟山群岛上,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特有植物。人们还不清楚这个物种是什么时候从更大的家族中分化出来的,又经历过了怎样的风雨一直存续至今,但可以肯定的是,“地球独子”如今成为整个家族仅存的独苗,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未见过的奇异之树 故事还要从大约 90 年前讲起。那个时候,因为一次偶然的机缘,普陀鹅耳枥在植物分类学中拥有了自己的位置,并开始被世界所认知。最初发现它的植物学家,叫钟观光。他本是一位致力于实业救国的青年志士,先后创办了四明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实学会、灵光造磷厂,还创刊《科学世界》,建立了上海科学仪器馆,为我国近代科技事业的进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假如不是因为后来罹患肺癌,钟观光也许就不会与植物打上交道,更不会与普陀鹅耳枥相遇。 在钟先生患病疗养期间,他对植物学讨论产生浓厚兴趣,并由此开创了我国学者自己采集和制作标本,并进行分类学讨论的新时代。1930 年前后,钟先生在考察浙江东南沿海岛屿时,在普陀山发现了一棵他从未见过的树。这棵树树杈成双,雌雄异花,雌花为浅红色,雄花为淡黄色,很是特别。1932 年,经植物学家郑万钧教授鉴定,这种树属于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