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同步阅读》教学模式初探《同步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 《同步阅读》实行与教科书单元专题同步的编排方式,满足了学生们的阅读愿望和阅读需求,引导学生将课内的语文学习,在课外进一步延伸、拓展和运用。如何有效地使用好文本,构建语文教科书与同步阅读一体化教学模式,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把学生的目光从语文教材中引向更为广博的阅读天地,作者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同步阅读》 切入点 有效整合 《语文课标准》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对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提出了不少于 145 万字的目标。一个人语文能力的提高,仅靠教科书是不可能的,提高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所认识和接受,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学生课外阅读缺少指导,课堂内外阅读脱节。要开展“班级读书会”,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就需要师生共读一本书,以便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阅读沟通和讨论。《同步阅读》满足了学生们的阅读愿望和阅读需求,实行与教科书单元专题同步的编排方式,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的语文知识,在课外得以延伸、拓展和运用。 要使课外阅读收到一定的实效,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指导。如何有效地使用好文本,构建语文教科书与同步阅读一体化教学模式,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我力求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把学生的目光从语文教材中引向更为广博的阅读天地,找到课内教材与同步阅读的连接点、切入点,实现有效整合。下面结合自己在使用三年级同步阅读教材时对部分单元所做的一些教学尝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同组课文中,课文体裁相同,可进行课后拓展阅读。 三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以“名人故事”为专题。语文课本安排了 4 篇课文:《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同步阅读》,教材安排了 8 篇课文:《特别的礼物》《他从雨中来》《叶军长在岩寺》《拆表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故事》《我们心连心》《蔡文姬学琴》《毕加索与和平鸽》《爱迪生》。以上 12 篇课文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人物涵盖古今中外,反映了不同地域和时期的名人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人格特质,闪现出伟大的人性光辉。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精神的鼓舞。在教学完本组课文后,同步指导学生重点阅读《同步阅读》中的《特别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