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培育学生综合能力和毕业后从事园艺生产及其相关工作必不可少的知识与技能的重要课程(余小林,20XX)。课程组经过 20 多年的实践和探究,《园艺植物育种学》的课程体系不断进展、创新和完善,园艺植物育种的课程教学融传授知识、培育能力、提高素养为一体,取得了优秀的教学效果。本文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河南农业大学园艺专业的教学现状,探究了一套较好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供相关人员参考。 1 改革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园艺植物育种学》由原来的果树育种、蔬菜育种、观赏植物育种三门课程合并而来,三者虽有相似之处,但有很大差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课程组进行了育种课程的体系改革,把果树、蔬菜、观赏植物育种的教学内容归纳成有性繁殖植物和无性繁殖植物两大部分,每一种育种途径都根据有性繁殖植物和无性繁殖植物的特点分别讲述,既突出了不同繁殖途径园艺植物的育种特点,又使章节间的联系更自然、更紧密。同时针对《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增加了太空诱变育种、离子注入诱变育种、生物技术辅助育种等新颖性和前沿性的知识内容。 2 建设合理的人才梯队,注重课程的可持续进展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目前承担本课程的老师 9 人,其中教授 3 人、副教授 2人、讲师 3 人、实验师 1 人;课程组老师具有博士学位的 6 人、硕士 2 人、学士1 人,博士学位人员占 66.7%;从年龄结构来看,50~60 岁 2 人,40~50 岁 3 人,35岁以下 4 人,45 岁以下青年老师占老师比例的 55.6%,年龄结构合理;8 名主讲老师中,来自中国农业大学 1 人、华中农业大学 2 人、中国农业科学院 1 人、美国田纳西大学博士后 1 人、河南农业大学 3 人,外校毕业人员占课程组老师总数的62.5%,学缘结构合理。 课程组十分重视中青年老师培育和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中青年老师,课程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高标准、严要求,为青年老师配备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每人都制订有详细的培育计划,从听课、指导实验、实习做起;同时鼓舞青年老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鼓舞他们大胆创新,钻研新的教学方法;积极争取并督促中青年老师进一步深造、充实自己,老师分批培训进修或攻读学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课程组已是一支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业务素养高、学历层次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