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游园惊梦》与枣泥山药糕_枣泥山药糕《游园惊梦》与枣泥山药糕_枣泥山药糕 这里的《游园惊梦》隔却天下至情者几多“一往而深”的思愁,这里的《游园惊梦》虽亦有箫管笳板声中的咿呀软媚,但却更像是台湾导演杨凡为世人呈现的一个笼着轻烟似的梦。 依稀梦里的丽娘与梦梅,轻褪去昆戏的残妆转过这淮扬的园墙台阁,眼前便已是两位袅娜娉婷的女子执手而至。吹灭那陈旧的红烛,拢起那蒙挂蛛丝的华帐,两个孤弱的女子用今生的相守努力升点起命运中那点点渔火。无论这个时代早已如落花春去,古老的庭院伴留着她们命运牵绊的一把情丝,而那确也曾如因梦而终的丽娘,当入灭于时间的一霎那,便是最美的永恒福祉。千秋之后,歌馆深锁,画梁春尽,无论是那句“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还是那声“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淮扬的情味,总是留存在古老的园林深处,牵惹起行人满腹的酸柔。 百味如许,风雅的淮扬人便会拉着你在桐叶秋斋一角摆上一壶紫砂一碟素瓷,用清淡的龙井和这古老园林杂陈着的人间之味,用一碟美丽精致的苏造山药糕,抚平你心中的那点点褶皱。 传统的江浙点心往往被大师傅们根据其自身的口感与特色,被设计成为一个个乖巧的小模样,有的就像是含瓜小兽,有的就像是出水莲房,也有的就像是重瓣秋菊。而制作像山药糕这些糕类点心时,师傅们则常会秉持其祈佑福禄的善心,谨细地将成形的糕胚切割成为大小均匀的菱方形,再排列组合为中国传统的方胜图案。莹白而剔透的山药糕,配上清雅的釉下青花瓷碟,确也可谓是洗尽铅华见真淳的一种典范了。 山药本名薯蓣,据说因避唐代宗李豫之名讳而改唤为山药、山薯、玉延等。其味甘、平,其性温补,不热不燥,实属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的佳品。 或许,因为《红楼梦》中可卿的那句“昨日老太太赏的那枣泥馅的山药糕,我倒吃了两块,倒像克化的动似的”,使得枣泥成为山药糕的绝配馅心,确实,山药可以健脾养肾,而红枣则有补血养胃、镇静安神的功效,两者合二为一,经过精细加工的枣泥山药糕便成为了营养丰富、健身味美的食补佳品。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和受到外族影响颇深的京式糕点的袭传方式不一样的是,淮扬当地的苏造点心,保留了较多的江浙本地汉族士大夫们温平和雅的特色。江南的士子们,总有意识地避开北方的朔气,褪下品爵大妆,他们隐身于深深庭院重重照壁之后的桐馆竹斋之中,扫红锄药,知己之间举手一盏素茶,便对佐茶的点心筹谋着各自心中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