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位母亲是一座军营一位母亲是一座军营 段奇清 一位母亲是一座军营,这座军营只有一名战士——她的儿子。 让人心痛的是,战士常常把母亲当作训练的“靶子”,打得她鼻青脸肿。 儿子一直是母亲的骄傲,打懂事起,儿子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守疆护土、保家卫国的热血军人。1968 年冬天,他终于如愿入伍。 然而,1974 年春天,在执行一项特别任务时,他不幸脑部意外受伤,得了乙型脑膜炎,经抢救,虽说保住了性命,但从此行为失控,成为“躁狂型精神病”患者。 按规定,他可以留在部队医院免费进行疗养,也可回到地方由民政部门赡养。但母亲不想麻烦国家,只想要儿子回到自己身边。她就是鄂西大山深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镇九门村的罗长姐,儿子名叫祁才政。 她信任母爱是最好的药,在她的悉心调理下,儿子总有恢复的一天。 医生告诉她,祁才政的脑子一片空白,但军营生活会时常出现在他的记忆里。只有听到相应的军号声才能起床、睡觉,母亲便买来有起床号、熄灯号的光盘,在早上六点和晚上十点定时播放。 “老亲白发五更心”,每天天还没亮,母亲便轻轻来到儿子房间隔壁的一面木板墙边蹲下,透过木板中间的缝隙看儿子,要是儿子仍在睡觉,便会安心地舒一口气,用竹竿小心地将满地脏东西钩出来,再去为儿子准备早饭。 起床号响起,母亲来到儿子的房间,为他擦身、换衣服。与儿子的近距离接触也是儿子“大显身手”的时候,冷不防,儿子便会来上一拳。他是在“训练”,军人出手讲究“稳、准、狠”,往往一拳打过来,母亲的身上不是青就是紫。 往往只要母亲靠近,他就会出手。一次,正是半夜,他屙在了床上,臭气熏天,母亲赶紧过来为他清理。他照准母亲的脸来了一拳,不偏不倚打在她的右眼上,眼珠頓时突出来,剧痛的母亲倒在了地上。他还要打,母亲大声说: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你怎么还打?我是你娘,是你亲娘!”他这才宁静下来,但母亲的右眼从此失明了。 起床后,饿急了的他嗷嗷叫着要吃饭,可吃得好好的,他突然把碗扔到了地上; 母亲再给他添上一碗,他再扔。一次,母亲偶然把饭菜装在一只搪瓷碗中,他脸上才有了笑容。母亲一下子明白了,儿子在部队吃饭用的都是搪瓷碗。 儿子爱吃大米饭,这也是部队留给他的“习惯”。可山沟里的土家人祖祖辈辈以高粱、玉米为食,不种稻谷。为攒钱买米,她年年都将全家的口粮卖掉一半。口粮不够了,她则领着其他孩子拔野菜、挖葛根做食粮,牵强填饱肚子。 日子一天天在起床号、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