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修辞观VIP免费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修辞观_第1页
1/5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修辞观_第2页
2/5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修辞观_第3页
3/5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从《论语》中看孔子的修辞观从《论语》中看孔子的修辞观 石佳豪 摘 要:孔子是我国公认的修辞学创始人。他从语言表达效果角度出发,通过归纳和总结,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修辞学”的精辟论断。其修辞观点、修辞原则修辞要求和修辞态度融汇在《论语》这部书里。孔子的修辞观和其思想彼此渗透,融会贯穿。不仅能反映出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对修辞的认识和看法,也决定了中国传统修辞观的基本走向。 关键词:孔子;论语;修辞观 孔子作为至圣先师,并把克己复礼作为其政治思想最终目的的儒家创始人 。他的修辞观不单单停留于语言的使用和表达技巧层面。其修辞观念和其伦理思想相互渗透,与儒学密不可分。这也导致了他的修辞观笼罩着一层浓厚的儒学色彩。“修辞”作为孔子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早见于《周易》而非《论语》: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周易·乾文言》 这是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孔子第一次提出“修辞”这一学名术语。《说文解字》:“修,饰也。从彡,攸声。”拂拭之则发起光彩。修饰言辞以达到语言的运用效果。尽管春秋时期,孔子没有对其言论中所蕴含的修辞观做一个系统详尽的归纳,但是无论是从修辞原则、修辞要求、修辞方法还是 修辞态度来看,孔子都有着自己丰富且成熟的修辞体系。 先谈孔子的修辞原则。“修辞立其诚”是孔子修辞观中的一条根本原则,贯穿着整个中国修辞学史。在孔子看来,“修辞”这一语言使用技巧必须和“诚”这一语言表达态度唇齿相依,密不可分。“诚”是儒家核心思想的精髓,在《论语》中的体现也比比皆是。这里的“诚”有两方面所指:一是修辭主体的言辞内容是真实可信的。二是修辞主体的言辞态度是披心相付的。孔子时时刻刻用儒家的仁义思想制约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例如从《论语·宪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一句中就可以看出孔子用修辞态度是否诚信来判定一个说话者的德行。在其看来,一个修辞主体假如有德有行,其修辞态度也会是抱诚守真的,那么他的修辞内容也定会有几分可信。反而言之,一个看似修辞态度和修辞内容都赤诚相待的人,未必就是真正的君子。因为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还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儒家的伦理纲常在君子的言行观中俯拾皆是。仁义作为一种人的内在道德,与其形象互为表里。那些只会巧舌如簧,花言巧语之人必定不是真正的君子。“仁”作为一种内在的体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修辞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