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从行政诉讼看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行政诉讼看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动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全面推动依法治国提出了新任务,描绘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雄伟蓝图。近年来,地方政府在依法行政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有不足,讨论行政诉讼案例,有助于发现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短板,有助于地方政府和相关人员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一、行政诉讼反映出依法行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行政诉讼案例,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依法行政的情况,折射出行政部门在决策、管理、执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依法行政意识不够强。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依法行政的意识不足,程序法律规范就常常不够。有的行政机关领导和行政执法人员对按法办事依法行政认识不到位,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甚至以“红头文件”作为执法的直接依据。在行政过程中,重效率、轻程序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在处理招商引资、重点工程的征迁安置过程中,过分追求效率,随意简化程序,导致行政行为违法等;在土地征收中缺失公告程序,房屋征收中未履行征求意见程序,甚至有的征收部门在与被征收人未达成征收补偿协议的情况下,出于行政效率考虑,先搬迁后补偿,引起诉讼等。 2、管理方式转变不到位。政府职能转变是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的历史选择,它对民族复兴有着非凡历史意义。政府职能应从“行政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有的行政机关领导和行政执法人员行使职权时不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做决策时,不听群众意见,不做风险评估,不严格审查合法性;有的执行上级机关或领导的意见简单化,擅自动用强制措施处理问题;有的随意干预企业经营自主权,插手商事纠纷,强行处置企业资产;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屡禁不止,严重的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 3、行政执法随意性较大。有的地方政府和行政人员不注重政策的连贯性,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朝令夕改,出现“新官不理旧官事”、“一届政府一套政策”现象,造成老百姓对政府不信任。有的地方随意变更或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擅自取消被许可人从事特定行业或特定活动的资格,引发矛盾纠纷。有的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信息公开职责,应公开不公开,或公开的内容不符合法律要求。导致近年来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诉讼案件上升且败诉率较高。 4、行政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