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以学生为本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摘 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互动教学方式。本文作者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对一节英语优质评比课的精心教学设计,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以学生为本 英语课堂 教学设计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也就是如今作为老师应当重视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笔者以一节英语优质评比课为案例,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始终以学生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觉得自己在学习上是佼佼者,以实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教学模式的新跨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 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 1.1 教学背景 参赛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内容是介绍可口可乐的历史。由于是参加优质课评选,所执教的班级是随机的,我力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和调动他们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教学设计 (1) 材料导入 从学生想了解可乐的角度激发他们的认知兴趣,我选择了一篇关于“可乐男孩”的新闻视频:在汶川地震中有一名男孩在被从废墟中救出来的时候,他对救援人员说的第一句话是“叔叔,我要喝可乐”。当时很多人眼中充满了泪水,但是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大家都笑了。也因为这句话,让我们记住了这个男孩,并亲切地称他为“可乐男孩”。之所以选择这篇报道是想不仅能引起学生对可乐的兴趣,更多的也是想让他们感受到“可乐男孩”的坚强,鼓舞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积极地学习和生活,在课堂之初就将学生的学习情感调动起来,他们也会积极地在下面的学习中与我配合,并同意克服困难积极投入到材料的学习当中来。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 材料处理 本篇材料是介绍可口可乐的历史,因此让学生首先在第一轮阅读时先整体了解其创始人、创始时间、创始地点以及如何制造出来的等一些基础知识。因此在 Pre-reading 的设计上,我用四个词来引导学生阅读,分别是:who, when, where, how。 在第二轮 While-reading 的设计上,我将文章进行了分段,共分为四大段。在每一段阅读后的练习上分别做出了不同的设计。如:回答问题、重点单词的填空、推断正误及选择题。对段落的细分处理降低了阅读的难度,同时不同段落的相关练习设计又能让学生的认知得到及时的反馈,达到阅读的目的。 (3) 活动展示 可口可乐是青少年普遍喜爱的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