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的教学设计张树虎(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1 教材分析“基因突变”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 2《遗传与进化》第 5 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 1 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内容,是在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的表达等内容之后,对基因与性状关系的进一步认识。基因突变是遗传学的核心概念“变异中可遗传变异”的下位概念,是从基因和染色体变化的角度来认识生物变异的原因,是学习“生物进化”、“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重要基础。“生物的遗传”部分是围绕基因结构的稳定性展开的,而“基因突变”是全新的内容,是围绕基因结构的不稳定性阐述生物的变异,是学生认识生物由“不变”到“变”的转折点。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选用单个碱基对的替换引起的基因突变——镰刀形贫血症实例,由现象到本质,追本溯源,引导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根本原因。其中基因突变的类型,即基因突变后对生物性状的影响情况较为复杂,需要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推理以及综合应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有效理解。鉴于此,本节将基因突变的类型、意义确定为难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作为教学重点。2 教学设计思路首先用害虫难以杀死的生物学事实,引出上位概念——变异,再通过生物学事实引出变异分类: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由可遗传变异引出下位概念基因突变。创设情境来引入基因突变,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可能引发基因突变的事例,说出引起基因突变的原因。接着从实例入手,通过设计积极思维活动,来引导学生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基因内部单个碱基对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接着通过列举生物学事实:复习皱粒豌豆、囊性纤维病形成的原因,总结归纳出基因中若干碱基序列的增添或缺失也可导致基因突变。再通过EGFR 基因(EGFR 是一种糖蛋白,属于酪氨酸激酶型受体)的缺失 15 个碱基对与肺癌这个生活中的实例强化若干个碱基对的变化引起基因突变,再让学生归纳基因突变的概念。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提出新问题让学生讨论、质疑。接着由学生自学教材内容来归纳基因突变的特点,并能利用基因突变的特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最后,通过引导学生以概念图的方式对本节课中的重要概念进行知识构建,使学生对基因突变的概念、时间、原因和遗传效应及突变的特征、意义等有着深入的理解,用课堂练习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训练,以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给学生提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