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评分系统(EuroSCORE)1989 年, Parsonnet 等建立了一个针对心血管手术的危险因素评分系统,首次提供了一个可以量化、较客观的评测标准。此后出现了多种心脏手术的危险系数评分方法。如:北美risk-stratification, 英国 national score, 加拿大安大略省risk score 等。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1995 年确立的欧洲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评分系统( European system for cardiac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 EuroSCORE )。EuroSCORE的建立EuroSCORE最初的小组人员包括心脏内外科医师和流行病学专家。他们经初步研究并参考北美危险因素模式,选择了68 个术前危险因素和29 个手术相关12 月期间 8 个欧洲国家、 132 个外科中心的20014 例成人心血管手术病人进行分析。最后从97 个危险因素中筛选~危险因素,然后对收录的1995 年 9 出和死亡率相关的 17 个针对欧洲病人的高危因素即:1. 病人相关因素:年龄 ≥60岁( 1 分/ 5 年)女性( 1 分)慢性肺疾患( 1 分)心外动脉系统疾病(2 分)神经系统功能障碍(2 分)既往心脏手术史(3 分)血浆肌酐浓度 >200m mol/l (2 分)活动性 心内膜炎 ( 3 分)术前危急状态( 3 分);2. 心脏相关因素:需要药物干预的不稳定心绞痛 ( 3 分),左室功能不全( LVEF 30-50 %: 1 分,LVEF<30 %: 3 分),90 天内的既往 心梗 史( 2 分),肺动脉收缩压 >60mmHg ( 2 分);3. 手术相关因素:急诊手术( 2 分),CABG 合并其他心脏手术(2 分),胸主动脉手术( 3 分),心梗后室间隔穿孔(4 分)。EuroSCORE的应用较以往的评分体系而言,EuroSCORE相对简便而且有较高的准确性,所以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和普及。 Nilsson 等将 EuroSCORE来预测心脏手术和ICU 的费用,认为EuroSCORE分值 14 分以上将显著增加住院费用。 Pinna 等发现住院费用与EuroSCORE呈负相关, 分值每增加 1 分,则医疗费用增加3.5%。结 语但由于在准确性、 完整性和实用性有明显的优势,在目前众多的术前心脏危险系数评分方法中EuroSCORE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该评分的思路也启发我们可否着手建立反应国人特点的中国心脏外科评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