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劫后余灰:《博物与艺术——冯澄如画稿讨论》劫后余灰:《博物与艺术——冯澄如画稿讨论》 胡宗刚 冯澄如是中国植物分类学绘图第一人,其画作主要在 1949 年之前绘制,去今已七八十年;冯澄如去世,亦四五十年矣。前几年冯澄如一批凌乱之画稿和当时印成之散页出现于书肆,先后被有心人购得。其中一位收藏家所得大部,交由陈智萌女士讨论,经北京加因团队策划,写成《博物与艺术——冯澄如画稿讨论》一书。为扩大影响,该书还将中文译成英文,形成汉英对比。 余忝为研习中国近现代生物学史,曾涉及冯澄如及所依托之中国植物分类学,草成芜著几种,荣幸被该书采纳,列为参考文献;更让人感动者,今年初春时节,在该书策划之初,加因团队之张静女士,携冯澄如画作,特往余之工作地庐山植物园访问,余得以亲睹冯澄如画稿一二,很是亲切。但所知有限,与之略谈,供其参考。不料余之拙见,得其不弃。书稿初成于盛夏,陈智萌下请批阅,通读之余,为之增加部分史实,以丰全书。本以为陈智萌将余所言融入其书稿,谁知被单独列出,以示尊重,此举鲜见。转眼冬季来临,收到新奇出炉之书。书分为二册,其一系陈智萌讨论成果,即《博物与艺术》,其二系《333 幅冯澄如画稿》,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装帧简朴而不失精致,尤其是为完美展现画稿,还不惜工本,单面印刷。不仅如此,关于装帧,团队所写《后记》详有介绍;关于书稿,我欲言者,陈智萌已代列出,此均不再赘述。所欲言者,为奉读新书之后几点感想,写成小文,以就教于作者和读者。 植物绘图乃伴随植物分类学而来,中国植物分类学诞生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暨东南大学,胡先骕、钱崇澍、陈焕镛等留美归来在此执教,创建生物系,培育后学,后又开办中国科学社生物讨论所,开展植物资源调查、标本采集和分类学讨论。植物之形态特征是分类学主要依据,除了进行文字描述外,还要以图刻画这些特征,以求直观,便于读者识别。冯澄如其时亦在南高、东大任图工老师,胡先骕等即请其绘制植物图,所绘甚得分类学家认可,其后一直相随。中国地域辽阔、地貌复杂,孕育植物种类甚丰富,故中国植物分类学进展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迅速,继南京之后,先后在北平、广州、庐山、梧州、昆明等地开办讨论机构,意在全面厘清中国植物种类,编著《中国植物志》;故绘图人员在冯澄如培育下,也随之增加,如其弟冯展如、长子冯钟平、外甥蒋杏墙等。1958 年后,钱崇澍陈焕镛任《中国植物志》主编,正式开始编纂,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