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国际定价权取决于我国期市资本实力 资本规模的大小取决于 中航油事件发生后,很多期货业人士和专家学者拿中国没有石油期货市场说事,认为:由于中国没有石油期货市场而缺失石油的国际定价权,在既定交易规则下的交易有利于发达国家的企业而不利于我国企业,从而似乎得出结论:类似中航油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开的,除非进展自己的期货市场和推出相应的衍生交易品种。 诚然,我国的期货市场准确地说是金融衍生市场极不完善,多数大宗商品还没有期货交易,从众多方面来说,我国确实需要大力进展期货市场,我个人也对进展这一市场持积极态度,但是假如将类中航油事件归结为我国缺乏期货市场进而缺失国际定价权,这是可能是荒谬的。 一、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非取决于期货市场本身而是资本实力 近来国际定价权是一个在我国各界频繁使用的词语。很多人提到,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融、农产品、能源等的生产和消费国之一,但是我国缺乏自己的国际商品定价中心,因此,在国际商品贸易中我国处于了不利的地位。从国际商品贸易看,就价格来说我国确实处于了不利的地位。由于所谓中国概念的缘故,凡是我国有潜在大量需求的商品,近年来价格都有大幅上升,使我国相比从前支付了更多的外汇,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石油,报道说 2024 年我国石油进口多支付了 70 亿美元。 很多期货业人士和专家认为,由于我国没有相应的期货市场,所以我国对国际上大宗商品缺乏定价权,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了不利的被动地位。诚然,我国的期货市场不够完善,那么能否将期货市场与国际定价中心划等号呢?很明显,事情不是这样简单。同一大宗商品在全球往往有多个期货交易市场而非只有一个,根据以上论断,那么就存在多个国际定价中心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仍就石油来说,美国纽约、英国伦敦、中东地区、新加坡、日本东京等都有石油期货/期权市场,从近几年的实际运行来看,决定石油价格的国际定价中心是美国的纽约,其他石油期货市场根本构成不了国际定价中心。特别是 2024 年全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年石油价格的巨幅上涨来看,其他期货市场只能是价格的跟随者,对于定价几乎无能为力。 那么,究竟是谁在左右大宗商品价格?毫无疑问,是那些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时刻伺机获利的投机资本。自 20 世纪 70 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随着汇率和利率等主要金融价格的波动频繁和波幅加剧,试图管理风险的金融创新工具不断涌现,大宗商品的衍生交易在这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