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手指画》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一双小小的手,它不仅能做许多事,而且通过印制、联想、添画、利用综合材料进行创意,还可以变成一个个有趣的形象。本课编排的目的是通过看看、印印、想想、画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手指各个部分的形状和大小,对手指印各种形状的联想,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想象力。本课针对小朋友的生理、心理及认知规律,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在玩中乐,乐中学,学中变,使他们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使个性得到张扬。 本课通过谈话、猜谜、欣赏、启发等形式,层层推进,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联想,使学生在玩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本课的图片展示了各种不同的指印方法,便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业提示相呼应。教材中各种手指印的联想、添画具有一定的情趣,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指印、手印画,展开联想,进行适当添画。 2、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和造型能力,培养与人合作的情感。 3、在有意无意的拓印中,从不同角度对手印指印进行联想添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放松地玩,在玩中掌握手印、指印及随形联想的方法,添加组合成有趣的图形。 难点:根据自己印的形状,设计图形以及物象整体效果的处理。 教学法设计理念:“自主、探究、合作”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美术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美术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全过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活动设计体现的特点:活: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动: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动脑;乐:玩中乐,乐中学,学中变;飞:引导学生展开丰富联想,让思维飞跃。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白纸、水彩笔。 学具:水彩笔、美术本。 教学流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展示: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会写字来会画画,我们做事全靠它— — “手” 。 2、师:手的作用可大着呢,我们的手不光会写字画画,它还具有魔力呢,不信,你们看!课件展示:教师手印画作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