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河泾社区九点社工站 1 “义彩青春”义工小组计划书 1. 小组名称: “义彩青春”义工小组 (“V-Colorful” Volunteer Group) 1. 理念: 2.1 相关概念 2.1.1 义务工作(义工服务) 根据 Susan McCurley and Rick Lynch的界定,义务工作(volunteer service, 又称志愿服务)是个人了解及认识到社会的需要,愿意以负社会责任的精神,不计较金钱或其它物质报酬,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丁元竹,1999)从另一个角度看,义务工作就是愿意从事与自己利益无直接关系,而且没有义务 (或法定责任)从事的工作。(谭建光,2003) 在中国,义工服务这个概念本身就有两个看法,一个在南方叫义工,一个在北方叫志愿者,称谓的不同反映了中国本身文化的内涵。中国幅员辽阔,历史及文化本身就具有多样性。台湾政治大学江民心教授写过一本书《志工管理》,其中提到志愿服务更多反映了志愿行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慈善行为,而义工更多是从道义和义务去理解志愿者。2001年国际志愿者年会认为,义工服务在不同文化和政治背景下有不同的含义,但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义工服务应当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第一从动机上来说,义工服务是不为报酬的;第二从行动上来说,义工服务必须是自愿的;第三从结果上来看,义工服务必须是利他的。这是全球的界定。(谭建光,2003;王描,2005) 2.1.2 义工(志愿者) 义工是指在不为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的志愿精神,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的人和人群,即不为物质利益,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2.1.3 义工精神 义工精神提倡社会团结和互助,并提供社会不同群体对弱势社群的同情,同时也鼓励不同团体之间的自由交往,藉此促进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义工精神鼓励人与人之间的援助,因为它强调的是社会上个人对周遭有需要的人的扶助责任,而这种责任的实践,并不单在于纳税,而是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责任。(陈定铭,2004;廖医朝,2006) 2.2 国内义工服务的现状 本世纪以来,义工服务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潮流,一种世界性的社会运动,在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网;苗大培等,2004年;李宗派)中国义工服务在短短几十年内也得到迅速发展,这与中国转型时期(即从旧有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社会经济 2 体制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