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增加农民收入的探索与思考近年来,由于市场格局的根本性变化,农产品总量从供给不足转变成供大于求,由生产决定销售转变成销售决定生产,由增产就能增收转变成增产不一定增收,这种转变标志着农民收入增长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那么,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县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进行了认真探索,并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一、工业化理念经营,以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新形势下推动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以发展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以工业化、产业化的思路运作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向集约化、专业化、机械化方向发展。一是壮大“农”字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民走向市场的依托,是新型的市场竞争主体,龙头企业的发展水平越高、规模越大,对农业的牵引力就越强,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贡献就越大。我们充分发挥××产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围绕“农”字作文章,大力引导、全力扶持,目前全县已形成鞋城皮革集团、辅仁集团、志元食业、宋河酒业四家年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今后年内,全县四个龙头企业将新增产值亿元,年年产值可以达到亿元。通过龙头企业的牵动,××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已进入扩张总量、加速推进、优化升级、全面提高的新一轮发展阶段,农村经济结构正逐步由农业主导型向工、农协调发展型转变,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格局由内向型向内、外并重型转变,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二是完善产业发展体系。为了增强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我们把龙头企业、中小型加工企业和种植、养殖业紧紧联在一起,捆绑发展,优势互补,使每个产业都形成龙头带动、基地支撑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运作机制。全县形成了八大产业基地:围绕鞋城皮革集团建立了黄牛养殖基地;围绕志元食业有限公司建立了生猪养殖基地;围绕银兴棉业有限公司建立了杂交棉制种及种植基地;围绕兴达蚕业XX县区蚕种场建立了蚕桑种植和桑蚕养殖基地;围绕辅仁药业建立中药材第1页共6页种植基地;围绕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辛集国家粮食储备库建立了优质粮食种植基地;围绕东方刷料有限公司、顺达利化妆用具有限公司建立了尾毛加工基地;发挥传统优势建立了草编加工基地。通过打造基地、拉长链条,全县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格局。三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在利益机制、市场风险等方面,加强与农民的连接,不断完善企业和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使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利益分配机制。我们主要进行了三种形式的探索:一合同契约联结形式。是指通过合同契约形成的稳定利益联结关系。如志元食业通过与养殖户签定合同,以保护价形式保证全部收购合格生猪;养殖户则按照公司要求按时、保质交售生猪。这种方式既保证了公司的猪源,也使群众的收入得到了保证。二股份合作联结形式。是指将资本联合与劳动联合结合在一起,农民既参加劳动,又集资入股,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的方式。三合作制联结形式。是指农民组建并加入合作社协会等,以整体的方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依据交易额大小进行利润返还的联结方式。如张店乡尾毛协会统一收购原材料,分散到各个会员家中加工,再由协会按质量统一回收外销。既减小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风险,又可形成规模满足企业需求。由于协会作用的有效发挥,张店乡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尾毛加工基地,出口量占全国的。四是招商引资借力扩张。作为发展相对滞后的农业大县,资金缺乏是最突出的制约因素。要想发展,就要投入,投入从哪里来,靠国家不可能,靠银行不现实,靠自己又没能力,因此要下大力气招商引资。今年上半年,××县通过招商引资项目个,总投资达到个亿,其中的项目都是涉农项目。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将为县域经济提供强大活力,增添新的发展后劲。二、市场化方式运作,以实现农村市场化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市场化改革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源泉,也是当前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我们在实现农村市场化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第2页共6页⒈搞活流通建市场。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更多精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