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气候变化与华北干旱VIP免费

气候变化与华北干旱_第1页
1/23
气候变化与华北干旱_第2页
2/23
气候变化与华北干旱_第3页
3/23
249 第 10 章气候变化与中国北方的干旱主要作者:马柱国、任小波10.1 引言干旱作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一直倍受科学研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由干旱所造成的人类生命财产损失也在不断增长,水资源的匮乏也已经成为妨碍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华北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快速增长的地区之一,其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制约,开始于1970 年代末的降水减少是造成这个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增暖进一步恶化了该地区的水资源环境。持续近 30 年的干旱已成为该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对这些问题形成机理的深刻认识将有助于我们合理客观地利用该地区水资源,同时也为区域社会及经济发展提供依据。早在 1930 年代,竺可桢( 1934)就对华北地区与干旱有关的自然灾害进行过研究,然而对华北干旱问题的系统研究却始于1980 年代中期以后,这些工作从气候变化的角度为华北干旱问题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证据(林学椿和于淑秋1990;张庆云 1999;翟盘茂和邹旭凯 2005)。近年来,增暖对干旱及干旱化趋势发生和发展的作用已引起重视, 全球和区域尺度上由增暖所引起的干旱化强度增大的事实已被揭示( Fu 1994; 施雅风 2003;Dai et al 2004;马柱国 2005)。大量的事实还说明, 在增暖背景下, 单一的分析降水量的变化已经不足以说明干旱及干旱化的范围和强度, 特别是在降水量减少而温度升高的气候背景下,温度的变化已经成为加剧干旱过程的重要因子之一(Fu 1994 ;Dai et al 2004;马柱国2003,2005;Zhao et al 2005)。所以,对干旱化的客观表征需要综合降水和温度变化的共同影响。干旱化的表征一直是研究和业务部门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其核心是水分的匮乏,而要客观的表征这种匮乏需要综合考虑地气系统水分收支的状况及变化,显然仅考虑降水是无法做到这一点。Palmer(1965)提出了一个基于地表水分平衡原理的干湿指标(Palmer 指数),该指标已经被应用于全球和区域干旱过程的检测和分析,但由于Palmer 干旱指数计算方案需要的参数多,现时的观测资料还无法满足大尺度和长时间计算的需要,这就造成了在某些参数上 (如土壤湿度)的取值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对它的使用特别是在区域干旱问题的研究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些研究者也尝试利用其它指标开展这方面的研究(Fu 1994 ;Hulme et al 1992;鞠笑生等 1998),其中地表湿润指数在分析中国北方250 干旱化趋势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气候变化与华北干旱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