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氰烯菌酯综述VIP免费

氰烯菌酯综述_第1页
1/6
氰烯菌酯综述_第2页
2/6
氰烯菌酯综述_第3页
3/6
中国创制农药中的精英——氰烯菌酯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农药快讯》 《现代农药》编辑部柏亚罗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不同,氰烯菌酯为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与主流杀菌剂大多广谱不同,氰烯菌酯更专注于小麦赤霉病和水稻恶苗病。氰烯菌酯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在众多创制农药中独树一帜。其作用机理虽仍未明确,但从其与大多数市售杀菌剂无交互抗性来看,其作用机理与众不同;初步研究推测,其作用靶标为肌球蛋白-5 (myosin-5 )。2007 年底登记的氰烯菌酯,2014 年实现了亿元的销售额,有望成为国内继扬农氯氟醚菊酯(2012 年销售额亿元)之后,第2 个迈入亿元方阵的创制产品。对于氰烯菌酯,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兄弟单位全方位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结果证明了氰烯菌酯的优秀性能,展示了其对环境的友好态度,凸显了它的独到之处,同时也收获了用户和市场对氰烯菌酯的高度认可和可观回报。国内创制农药约50 个,而氰烯菌酯就这么“任性”,凭借其专注的特性将自己锻造成精品。小 麦 赤 霉 病 和 水 稻 恶 苗 病 的 抗 性 发 展 呼 唤 新 药 剂 的 诞 生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世界性流行性病害,是我国小麦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主要发生在江淮流域、西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小麦扬花期遇雨极易流行。赤霉病不 仅 能 引 起 小 麦 大 幅 减 产 , 甚 至 绝 收 , 而 且 赤 霉 病 菌 分 泌 的 毒 素 — — 脱 氧 雪 腐 镰 刀 菌 烯 醇(deoxynivalenol,DON)可致人畜中毒。自 1972 年我国首次筛选出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以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抽穗扬花期喷施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是我国自70 年代以来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措施之一。但自1992 年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等在浙江海宁市小麦病穗上检测到世界首例禾谷镰孢菌抗药性菌株以来,发现抗药性病原群体比例迅速上升,抗药性病原菌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华东地区已因抗药性而面临着多菌灵等现有杀菌剂对赤霉病防治失效的风险。长期、 单一、 连续使用多菌灵,导致赤霉病菌对其抗药性持续上升,其抗性基因在染色体中稳定遗传,而且抗性菌株产毒能力更强。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杀菌剂来替代多菌灵或减少多菌灵的使用。目前,市场上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已不在少数,主要包括苯并咪唑类、氰烯菌酯、咪鲜胺系列和三唑类等杀菌剂。其中氰烯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氰烯菌酯综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