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学科研究生课程《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生物论文水产学科研究生课程《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蔡双虎,简纪常,鲁义善,庞欢瑛(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524088 )摘要:分子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领域中最具有活力的前沿学科之一,对水产学科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 《分子生物学》 进行双语教学是为广东海洋大学培养出一批有专业思想和语言优势的高素质创新型的科研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针对学校当前《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和建议,以期探索最佳双语教学模式。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 G642.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 (2015 )19-0146-02 基金项目: 2014年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研究生示范课程培育项目 8)作者简介: 蔡双虎(1979- ),博士,教授,研究方向: 水产动物病害防控。双语教学是我国大学教育进军国际化的一个重要举措和标志,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校院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端人才的战略部署和实践手段[1] 。为了促进我国高等院校学生, 特别是研究生能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外语学习及在实际科研工作中的运用能力, 从而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 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处对有条件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立专项资金进行资助,以积极推进双语教学模式。学校研究生双语教学因开展时间较短,经验欠缺, 再加上研究生的英文底子薄弱,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这不仅表现在双语教学实践中,学生听不懂, 更体现在教师很难选择出合适的教材,备课存在一定的难度, 有些教师甚至不会讲。 值得肯定的是, 虽然双语教学仍然是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推进较慢,但随着教学经验的日益丰富,教师出国培训机会的增多, 教师双语教学能力会得到较大提升, 可以实实在在地为研究生开展双语教学活动,为他们在英语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拓展训练, 从而培养出一批有专业思想和语言优势的高素质创新型科研人才。分子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领域中最具有活力的前沿学科之一,其理论基础知识和相关技术手段几乎已应用到水产学科的所有领域[2] 。然而,因分子生物学本身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前瞻性,其研究的分子对象看不见, 摸不着, 且理论与技术进展日新月异, 新的概念层出不穷, 几乎该学科的所有重大研究成果是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在高水平的英文期刊上,因此,国内高等院校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