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10 播《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传播: 2 大众传播: 3.非语言符号: 4 象征符: 1 内向传播: 2 信息(行为科学范畴定义): 3.语言符号: 4 人际传播: 二.选择题。(有多项选择和单项选择, 1.中国传播学对自身传播的最高概括是( )。中国文献又称之为“士”或“儒”,其人格精神与品行气质可谓全社会表率,对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起支撑作用。 A 大夫 b君子 2.( )是人一生中使用最频繁的交流传播工具,同时它也是表意最丰富,内涵最甚广的符号。 A 文字语言 B 口头语言 3、.在群体之中( )是群体传播的参与者,同时又受到群体传播。 A 每个人 b有些人 4、.组织作为群体的一种,其传播( )像群体传播一样具有施加压力和扭曲信息的效果。 A 必然会 b 必然不会 5.、短短的( ),几乎每年都有大众传播技术取得大发展的消息,传播业最终完成了传统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的“惊险的一跃”。 A 半个世纪 b一百年间 6.、对大众传播的( )进行研究,是传播学的重要课题。很多著名的传播学家都对其做过考察,得出许多颇有贡献的理论阐述。 A 娱乐功能 B 社会功能 7.“两级传播论”和( )理论均证明:社会信息以及人文意义的流动,始终存在着等级传播和平级两种模式,其中前者为主导模式,后者为辅助模式。 A “5W 模式” B “把关人” 9.( )作为一种舆论理论,探讨的是舆论对象或话题经由媒介理解,传播和渲染而确立为支配地位的主要意见、看法。即舆论是如何形成的问题。 A“议程设置” B“沉默的螺旋” 10.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在接受和解释这些信息时是( )的。 A无选择 B有选择 1.人类领悟万物的生命讯息与万物进行生命能量的交流,这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 )与交流,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自我持存的基本条件。 A 影响 b传播 2.( )传播思想博大深邃,具载于《五经四书》以及历代儒家的论述中,是中国本土建立传播思想体系的智慧与精神基础。 A 孔子 B 孟子 3.批判学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流派,最早可追溯至( )中叶欧洲思想家对工业革命引发的对社会问题的批判。 A 十七世纪 b十八世纪 4.从十九世纪 20 年代开始,有 4 位学者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对传播学的建立产生了典范的作用,传播学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也在这时开始逐渐成型。这四位学者被称为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他们分别是拉斯韦尔,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