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中国“申遗热”的“冷”思考 近些年,中国掀起一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热潮。 由于中国腹地甚广,加上历史悠久,所以遗产数目也较多。自1987年首次成功申报起,差不多每次申报均有复数入选世界遗产的纪录。由于世界遗产所带来的庞大经济利益和荣誉,造成各地争相推选及申报世界遗产,形成了一股热潮。 “申遗热”便是对“申报世界遗产热潮”的简称。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 1985年11月 2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 2009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的世界遗产共有38项(包括自然遗产7项,文化遗产27项,双重遗产4项)。在数量上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意大利(44项,含跨国项目)和西班牙(41项,含跨国项目)。 现时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首都北京拥有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而苏州是至今唯一承办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中国城市(2004年,第 28届)。 根据世界遗产定义和标准来衡量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资源,比起其他国家,中国应该是世界遗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在自然条件方面,中国的疆域面积大,几乎与欧洲相当,这是遗 2 产资源丰富的一个客观条件;中国地形复杂,地球发展过程中在中国留下许多有价值的地质遗址,这是构成自然遗产资源丰富的又一重要因素;中国气候多样,垂直气候带和纬度气候带多样并存;地形复杂和气候多样相结合,客观上又为生物多样性存在创造了条件,产生了许多特殊珍稀动植物和濒危动植物栖息地。 在历史文化方面,中国拥有世界上并不多见的五千年连续发展之文明史,为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和多样创造了条件;同时,中国存在五十六个民族是文化多样性的又一重要条件。 某些国家可能在上述某些方面超过中国,但世界上同时具备上述这些条件的唯独我们国家,所以中国的世界遗产资源应该是世界上最丰富的。 而面对日趋严重的遗产隐患,不少专家忧心忡忡:当一些地方争抢申报世界遗产时,是否还记得“申遗”的真正目的? 让人类共有的财富得到全世界关注和保护,是申报世界遗产的初衷。 上世纪末,当鲜为人知的平遥、丽江古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声名鹊起时,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才知晓,打上世界遗产的标签,可以有如此巨大的旅游品牌效应和社会效益。 这是一组常常被专家提及的数据:2000年,山西平遥的国内游客、门票收入、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