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工程》教学大纲(含实验) 英文名称: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学 分:5.0 学分 学 时:78 学时 理论学时:56 上机学时:8 实验:14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教学目的: 本课程以工业反应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过程速率及其变化规律、传递规律及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以达到反应器的开发、设计和放大及优化操作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牢固地掌握化学反应工程最基本的原理和计算方法,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对工业反应器进行设计与分析之能力。为今后解决化工生产过程中和科学研究中遇到的各种化学工程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要求: 掌握反应器设计与分析的最基本原理和处理方法,了解化学反应工程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初步具备对工业反应器进行设计与分析之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3 学时) 1 反应工程的任务、作用及发展简史 2 化学反应的分类 3 工业反应器的类型 4 反应器的操作方式 5 反应器设计的基本方程 6 工业反应器的放大 7 一些重要的基本术语 基本要求: 了解反应工程课程的性质、反应器的操作方式、反应器设计的基本方程和工业反应器的放大方法。 重 点: 化学反应及反应器的分类、反应器的操作方式。一些重要的基本术语。 第二章 反应动力学基础(8 学时) 1 反应速率方程 2 反应速率的浓度效应和温度效应 3 复合反应 4 反应速率方程的变换与积分 5 多相催化与吸附 6 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 7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基本要求: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不同表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理解反应速率的浓度效应和温度效应;掌握复合反应体系中任一组分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的表达方法;掌握瞬时选择性的概念及其在反应器设计计算中的应用;掌握化学反应速率方程的变换与应用。掌握定态近似及速率控制步骤的概念,学会推导多相催化反应速率方程的方法。 理解并列反应、平行反应和连串反应的动力学特征。理解气体在固体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及吸附等温线,理解用实验确定反应速率方程的方法及由实验数据段动力学参数估值。 重 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不同表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复合反应体系中任一组分总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的表达方法;掌握瞬时选择性的概念及其在反应器设计计算中的应用;学会推导多相催化反应速率方程的方法。 难 点: 总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的计算;瞬时选择性在反应器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