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1 3 .8 .2 4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教学大纲 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使用 一、 课程性质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是高等医学专科教育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概论、X 线成像基本条件、 模拟 X 线成像、数字 X 线成像、计算机 X 线成像体层摄影、 磁共振成像、图像存储与通讯技术等。通过学习强调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强调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为后续的医学影像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掌握模拟 X 线成像、数字 X 线成像、CT 成像、MRI 成像的基本概念;了解医学影像成像技术的分类,医学图像的识别,医学成像系统的评价及医学影像技术展望。 2.掌握医学影像成像的基本条件;熟悉信息源,信息载体与信息接收器与信息影像的传递与形成;了解不同类型成像技术条件的差异。 3.了解模拟 X 线成像,增感屏-胶片系统;掌握优质 X 线照片影像的获取。 4.掌握数字图像基本概念,CR、DR 与 DSA 的原理,CR 系统的图像处理功能及临床应用,影响 CR、DR 与 DSA 影像质量的因素;熟悉CR、DR 系统信息接收器的构成与作用,DSA 的工作方式;了解数字图像后处理技术。 5.掌握 CT 图像的特点及临床应用,CT 成像原理及数据采集方法;熟悉 CT 图像重建的原理方法及成像参数对 CT 图像质量的影响;了解CT 图像处理技术。 2 0 1 3 .8 .2 4 6.掌握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基础,图像信息的产生与图像的空间定位;熟悉磁共振重建方法影响磁共振图像质量的主要参数;了解常规脉冲序列的构成及其特点,以及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常用方法。 7.掌握PACS 的概念与应用;熟悉PACS 的分类与组成;了解PACS的优越性。 8.热爱本专业,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明确专业学习目标,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职业素质。 三、教学时数分配 教 学 内 容 学 时 理论 实践 合计 一、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概论 4 4 二、医学影像成像基本条件 4 4 三、模拟 X 线成像 12 6 18 四、数字 X 线成像 14 2 16 五、计算机 X 线体层成像 12 2 14 六、磁共振成像 12 2 14 七、图像存储与通讯技术 2 2 合 计 60 1 2 7 2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概论 (一)主干内容 1.医学成像技术及其发展、医学影像成像技术分类、课程特点2 0 1 3 .8 .2 4 与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