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苗圃学》习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 结实周期(结实大小年现象):园林树木开始结实后,各年的结实数量相差较大。有的年份结实数量多,可称为“丰年”。结实丰年之后,常出现长短不一的、结实数量很少的“歉年”。歉年之后,又会出现丰年。各年结实数量的这种丰年和歉年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为结实周期性。 2 . 结实间隔期: 相邻的两个大年之相间隔的年限称为“结实间隔期”。 3 . 种子生理成熟: 当种子的营养物质贮藏到一定程度,种胚形成,种实具有发芽能力时,称种子的“生理成熟”。 4 . 种子形态成熟:当种胚的发育过程完成,种子内部的营养物质转为难溶状态,含水量降低,种子本身的重量不再增加,呼吸作用变的微弱,且种皮变得致密坚实,具备保护胚的特性时,特别是从外观上看,种粒饱满坚硬而且呈现特有的色泽和气味时,可称之为种子的形态成熟。 5 . 种子生理后熟: 有些树种种实的外部形态虽然表现出形态成熟的特征,但种胚并未发育成熟,还需经过一段时间 种胚才发育完全,具有正常的发芽能力,这种现象称为种子生理后熟。 6 . 种子标准含水量( 种子安全含水量):是指保持种子活力而能安全贮藏的含水量。一般把贮藏时维持种子生活力所必须的含水量称为种子标准含水量。 7 . 种子净度: 纯净种子的重量占供检种子重量的百分比,净度是种子品质的指标之一。 8 . 种子含水量: 种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即在 1 0 0 ~ 1 0 5 ℃ 下就能消除的水分含量)与种子重量的百分比。即种子中游离水和结合水的重量占种子重量的百分率为种子含水量。 9 . 种子重量:种子重量是指在气干状态下, 1 0 0 0 粒纯净种子的重量,即称“千粒重”,以克为单位。 1 0 . 种子发芽率: 在最适宜发芽的环境条件下,在规定的期限内,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供检种子总数的百分比。 1 1 . 种子发芽 势:是种子发芽整齐程度的指标,一般以发芽实验规定的期限的最初 1 /3 期间内的种子发芽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比为标准。 1 2 . 种子休眠: 由于种子的内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不能立即发芽的自然现象。 1 3 . 种子被迫休眠: 一些树木种子成熟后,由于种胚得不到发育所必须的环境条件,而处于休眠状态。 1 4 . 种子长期休眠: 又称生理休眠。 有些种子成熟后,即使给予一定的发芽条件也不能很快发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或经过特殊处理才能发芽,这类休眠称 长期休眠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