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 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第11 章第3 节 【整体设计】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重点内容之一,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七个掌握层次的重点知识之一。学好本节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所以“密度”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课。“密度”是在学习了“质量”之后而引入的一个新的物理量,它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在质量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索,也是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做铺垫。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同样也是本节教学的重要内容。 本课教学可分为 4 部分: 1.课题引入。展示一些实物让学生分辨,由对于一些物质用通常辨别物质的一些办法无法直接辨别,引到需要用新的科学方法解决来引入。 2.密度概念的引出。应通过直观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引导 学生在合 作探究、小 组 讨 论 的过程中自 主建 构 密度概念。所以,组 织 学生做好“探究物质的质量与 体积关系 ”的实验是本节教学的关键 。利 用“比 值 ”定义 密度概念,对初中生来说 有一定难 度,突 破 此 难 点的方法是利 用学生的最 近 发展区 ,通过类 比 和知识的迁 移 ,让学生回 顾 利用比 值 定义 电 功 率 的方法来建 立 密度的概念。 3.密度的公 式 、单 位 。要注 意 公 式 书 写 的规 范 和变 形 公 式 的教学。但 密度的单 位 属 于组 合 单 位 ,是第一次在初中物理中出现 。教学时 应让学生弄 清 密度单 位 的组 成 、符 号 、读 法、写 法。㎏ /m3与 g/m3之间 的关系 学生易 混 ,也要加 以强调 。在后面 的例 题教学时 ,也要注 意强调 统 一单 位 。还 要运 用教材中的小 资 料 来加 深学生对密度这一概念的认 识。 4.密度的应用。可以用教材上的例 题来进行 教学,也可以补 充习题,为了让学生熟 练运 用密度公 式 进行 计算 ,解题时 ,应注 意 引导 学生理清 思 路 ,启发学生“一题多 解”。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 用比 值 的方法定义 密度的概念。 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 式 及 其 应用。 【教学难 点】 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 用“比 值 ”定义 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属 性 。 【教学关键 】 通过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