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生物学》教案 第一章 绪论 一、微生物及微生物的特点 1. 微生物 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而是指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0.1mm)的总称。它们大多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还包括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非细胞结构:病毒,亚病毒因子(类病毒,卫星病毒,卫星 RNA,朊病毒) nm(纳米)级, 微生物 -分子生物, 电镜下可见 原核生物:细菌(真细菌,古细菌),放线菌,蓝细菌, 支原体,衣原体,立 细胞结构: 克次氏体等 μ m(微米)级-细胞生物, 真核生物: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光镜下可见 生动物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对微生物都有过接触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清新的空气,可口的酸奶,美味的面包或馒头,蘑菇、木耳,腐乳以及东北人爱吃的酸菜等,都使我们享受到微生物带来的恩惠;当因感冒或其他一些疾病(传染病)使我们受到折磨,植物病害,夏天时菜饭变馊或臭(长毛),食品、衣服、皮革、器材等因受潮湿面霉烂时,便是微生物作怪,是有害的微生物侵蚀了机体;当你患病时打针、吃药 ,是抗生素在起作用;病愈时,则是微生物所产生的抗生素的奉献。但如果高剂量的某种抗生素注入体内,效果甚微或毫无效果时,则也是微生物的恶作剧-------病原微生物对药物产生了抗性。可见,微生物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2. 微生物的特点 在整个生物界中,各种生物体形的大小相差十分悬殊。植物界的一种红杉可高达350m,动物界中的蓝鲸可达34m 长,而微生物体的长度一般都在μ m 和nm 范围内。 微生物由于其个体的微小性,给它们带来了一系列显然有别于高等生物的特征,从而也使微生物获得了许多“生物界之最”的桂冠。 (1 )体积小,面积大(形态微小,结构简单) 任何固定体积的物体,如对其进行三维切割,则切割的次数越多,其所产生的颗粒数就越多,每个颗粒的体积也就越小。任何物体被分割的越细小,其单位体积所占有的表面积就越大。 若把某一物体单位体积所占有的表面积称为比面值,则物体的体积越小,其比面值就越大,以球体的比面值为例: 表面积 4π r2 3 比面值= = = 体积 4/3π r3 r 由上述公式可以推算出细胞半径(r)为 1μ m 的球菌,其比面值为 3;半径为 2μ m 的,比面值为 1.5;而半径为 3μ m 的,则比面值仅为 1 了。 微生物的个体都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