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课时: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苏教版第 6 册 14课课文。讲述了小骆驼因为小红马的嘲笑他难看而感到委屈,后来跟妈妈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驼峰、脚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作用的故事。告诉学生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其有没有用处。 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简洁、富有情趣,寓动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童话故事中,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好教材。但三年级的孩子对骆驼和沙漠缺少一定的认识,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基于以上教材特点和学情分析,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虑,初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能自己读懂课文内容,知道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中的作用。 2、学生能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 3、学生能有感情地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自己读懂课文内容,知道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中的作用。 这一课时,我准备分四个环节1、复习导入,瞄准“自豪”;2、披文入境,感悟“自豪”;3、巧设练笔,强化“自豪”;4个性作业,只为“自豪”。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内涵。 首先出示本课新词及描写沙漠的词语(茫茫的大沙漠 无边无际的大沙漠 松散的沙子 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引导学生认读,相机正音,并初步感知沙漠的特点,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基础。读题后组织交流初读后的总体印象,估计学生会说到小骆驼感到自豪的三个方面,我将适时瞄准“自豪”一词质疑:小骆驼为什么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呢?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发探究兴趣。 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讲了小骆驼跟妈妈在沙漠中旅行的过程,是课文的重点部分。 承接上一段教学,我创设去沙漠旅行的情景,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看到了怎样的沙漠”引导阅读,并划出有关描写沙漠的句子。组织交流时,我将抓住“茫茫、 无边无际、松散 、铺天盖地”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沙漠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了解说说对沙漠的印象,然后播放一段沙漠的录象,借助课件媒介帮助学生感受沙漠的恶劣环境,建立对沙漠的了解,感受在沙漠生存的极其不易。然后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小骆驼和它妈妈是如何在沙漠中旅行的呢?引导学生再读三、四两段,组织交流时,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出示语句,加以适时点拨。以第四段为例,抓住“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没进一点沙子”了解风沙中妈妈教小骆驼避风沙的方法的有效,引导学生联系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