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阳BD光N线C①昼半球时间的计算及日期范围的判定1.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 度 4 分,东加西减,经经计较,分秒必算。”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1) 一定时: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地方时的确定,以下图为例:② 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 24 时或 0 时,如 NB。③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 6 时,如 NC。④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 18 时,如 NA。(2) 二定向: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 E 点的地方时,以 D 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 E 点位于 D 点以东,应“东加”若求 F 点地方时,以 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 F 点位于 B 点以西,应“西减”(3) 三定差: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 E 点所在经线与 ND 经线相差 45°,时差为 3 小时。(4) 四定值: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 E45°45°点地方时为 12:00+讦=15:00,F 点地方时为 24:00—=21:00。2.区时的计算& 一 \ 也顺地球自转方向\斤口A(即自西向东)国际日期变更线(人为界线)(7 月 6日)0 时所在经线(自然界-今天-(7 月昨天'(7 月 6该地所在时区数二该地经度三 15°(余数若小于 7.5,则直接舍去;余数若大于 7.5,则在结果上加一个时区)。第二步:求时差,即求时间间隔,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第三步: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土时区差 XI 小时注:①“+、一”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②若求出时间大于 24 小时,贝 V 减去 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 24 小时,日期减一天。3.日期范围的判定地球上日期变更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是自然变更的 0时所在经线。如下图所示。(1)经线展开图(2)极地投影图日期加一天经过的为{山寸经线,女 UOA日期减一天经过的为 1 旳囉线,如 0B(3)两种日界线的区别自然界线〔随吋改变,并向西运动)1 锐尸经线〔固定不变)注: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新的一天所占时间就是几个小时。技法点拨1.图示法巧解时间计算问题运用图示法解答时间计算问题直观简洁,不易出错。应用时要熟记经度和时区的分布规律,注意以下几点:(1) 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自西向东,西经度越来越小,东经度越来越大。按下图记忆:180。90。W0°9(尸 E180°(2) 中时区在中间,东时区在东,西时区在西,自西向东,西时区数由 12 逐渐到 1,东时区数由 1 增大到 12。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