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于“定向观课”模式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定向观课”模式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打开文本图片集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学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从理念走向实践,从效益预测走向效果评价。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效进展老师的实践性知识、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益等,最终都将体现在“课堂教学”上。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所有的教育教学改革最终都需要体现在课堂、落实在课堂,教育教学的目标追求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是老师和学生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质量不仅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也影响着师生和学校生命活动的质量。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需要讨论课堂、改进课堂,实施有效教学。 一、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的现状 目前,课堂的讨论一般方式是教研组听课评课,让老师对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对其他老师的授课进行观摩和讨论。课堂观摩是目前讨论课堂的主要方式,听课评课是老师进行课堂讨论和改进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 20XX 学年开始,旗峰初级中学就开展了基于教学情景的,以老师主动参加、合作沟通为主要特征的反思性校本教研“同课异构”活动,其目的是实现老师之间的课堂教学优势互补,促进老师之间互相启发、共享智慧;增强科组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教学的反思和实践,加快老师的专业成长。 经过两个学年的实践,上述教研方式的弊端开始出现:一是只听课、不评议。不少老师忽视听课评议的重要性,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地听课,大大降低了评课效果。二是评议内容表面化。评课老师只是排列出备课充分、教学思路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清楚、课堂组织合理、语言生动流畅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语言,对于授课老师的缺点和不足,或只字不提,或轻描淡写。 二、对策:基于“定向观课”模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实践 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听课老师只为完成听课任务,不理解听课的目的,不清楚要讨论的问题。要推断听课评课活动是否有效,主要是看其是否对教学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深度。用老师接受的方式,围绕他们更容易认同的内容和问题进行讨论,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讨论方法,课堂观察应该聚焦于讨论主题。以老师为主体的课堂观察,应当在聚焦主题的过程中建立主题思考的思维方式。但是,一次性的、单独的、基于某一问题的课堂...